专访国际红会代表:希望大家能够认可中国红会努力背后的决心
2013-05-08 09:45:15 来源:人民网
我们在不同领域支持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包括健康卫生、灾害管理、可持续发展、媒体传播和组织发展。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定期与中国红十字会人员在以上工作领域开展协调工作。 当然,作为东亚代表处主任,我也定期与中国红十字会领导会面、协调并开展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与其他国家红会有很多共同之处
记者: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结构模式和运行模式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大家庭中,属于特殊类型吗?
范马丁:因为不同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和历史原因,我们的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包含了不同类型的国家红会。每个国家的红会都是结合自身环境开展工作。因此我们既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红会,也有“德国特色”的国家红会。但是在基础的事务上,中国红十字会与其他国家红会有很多共同之处。
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如果完全被批评浪潮掩盖,那将是很大的遗憾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红十字会这几年遭遇的信任风波?你们和中国红十字会沟通过这个事情吗?
范马丁:人们应该看到中国红十字会在救灾行动和社会救助中开展了很多专注并且专业的工作,特别是他们对受灾地区脆弱群体以及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帮助。所有的这些努力和工作成果如果完全被批评浪潮掩盖,那将是很大的遗憾。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开始了重要改革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透明度和加强问责机制。例如,他们发布捐款使用情况的详细信息,积极公开回应大家的所有质询,努力改进公众提出的工作欠缺。这些行动都是在朝更好的方向努力。我希望大家能够认可这些努力背后的决心。
其他国家红会也遇到过信任危机并重塑公信力
记者:出现信任危机后,中国红十字会也在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谋求赢回声誉,但目前看来效果不大。据您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红十字会组织是否也遭遇过类似窘况?对中国红十字会摆脱信任危机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范马丁:在许多国家红会中,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也需要努力重建公信力。我相信其中一些国家红会已经与中国红十字会分享过如何摆脱信任危机的做法和经验。但中国红会面临的情况也有与其他国家不同地方,例如社交媒体环境。而且每个国家的公众对不同事件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中国红十字会重获公众信任是一个渐进过程
记者:中国红十字会邀请社会名流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会组织成员是否也有类似组织?您如何评价社会监督委员会?
范马丁:像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这样的组织在其他国家红会肯定是存在的,特别是面对危机,需要重获公众信任的时候。有的国家,不是专门成立一个委员会,而是原有的一些机构行使监督职责。
当公众提出各种针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质询时,社会监督委员会做了很多重要的调查工作。相信这种方法和过程会有助于中国红十字会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重获公众信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红十字会管理层进行改革的决心。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尽全力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中国红十字会在灾难面前开展的各项工作显示其进步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红十字会针对芦山地震的工作表现?
范马丁:芦山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反应迅速,立即向灾区派出了25支应急救援队,超过400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搜救和紧急医疗救助,并分发了几千顶帐篷、棉被、夹克衫和上万件食品、水、药物和其他救灾物品。
上一篇:农夫山泉有点烦
下一篇:湖南学雷锋被铐女孩涉嫌在派出所行窃被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