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名人--秦启尧
2013-04-27 15:19:47 来源:翼云网
-
秦启尧(1929年1月—2002年1月25日),原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部长,正军职离休干部,少将军衔。
秦启尧出生在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赵泉村的一个中农家庭。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1944年7月毅然加入革命工作,1945年1月入伍,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鲁南军区青年干校学员、后勤会计训练队学员,山东野战军八师供给处会计,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后勤处财粮股副股长、财务科副科长,后勤学院财务系学员、科学研究部研究员,总后勤部司令部计划处参谋,北京市电子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军政大学后勤系后勤教研室副主任,后勤学院后勤教研实教员、副主任,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副部长、部长。1989年11月离职休养。
1955年10月被授予大尉军衔,1960年5月晋升为少校军衔,1964年5月晋升为中校军衔,1988年9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秦启尧同志主要从事部队后勤工作,曾参加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秦启尧同志主要战斗在军队后勤战线,并担任各级领导干部。每做一项工作,都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高标准完成任务。任研究员,他站在后勤学术研究的前沿,理论联系实际,潜心研究,出版和发表了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和论文;任总部参谋,他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周密协调,为首长正确决策出谋划策,任教员和教研室领导,他把三尺讲台当阵地,认真编写修改教材,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规律,辛勤耕耘,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文化大革命”期间,秦启尧同志根据组织统一安排到地方任职。他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抵制林彪反党集团的倒行逆施行为,保护了一批干部和人民群众,为恢复工业生产,促进地方经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担任领导干部期间,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贯彻党的科研政策,重视后勤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议,精心组织科研活动,主持编写了我军首部《军事后勤学》和《军事后勤理论丛书》等一系列学术著作,为繁荣我军后勤科研工作,拉动后勤学院建议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