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指南 > 正文

枣庄市地方简史

2013-02-04 11:45:17   来源:枣庄网整理   

      1960年1月,峄县县委,县政府撤销,建立枣庄市委,市政府,隶属济宁地委、专署,市直机关驻枣庄。7月,中共枣庄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峄城召开,大会选出了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一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了市委常委、书记、书记处书记。同月,中共滕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滕县城召开,大会选出了滕县县委。1961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枣庄市由济宁专署辖改为省直辖。11月,山东省委决定将原由济宁地委领导的枣庄市委改由省委直接领导。1962年1月16日,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由刘干任中共枣庄市委第一书记,韩韦铁等5同志任枣庄市委书记处书记。6月,枣庄市委辖峄城、台儿庄、薛城,齐村4个区委和枣庄镇委。当时隶属中共济宁地委的滕县县委,于1963年10月召开第三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滕县县委。1963年11月,中共枣庄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枣庄召开,大会选出了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由刘干任书记。 1964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任命刘维理为枣庄市委书记。全市党政机构的调整和加强,保证了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展。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间,虽然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开展“反右派”,“整风补课”、“大跃进”和“反右倾”等运动而造成了严重失误,错误地批判处理了一些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的党员和干部,致使党内民主生活和党的优良传统遭到严重损害,并导致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1961年以后,枣庄市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些“左”的错误,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1964年11月至1966年夏,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这个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而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同时,在对待知识分子、文化教育问题上也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遭到一些严重挫折,但也有很大发展。截止1965年底,全市(不含滕县)已有 4个区委、 1个镇委、79个基层党委、45个党总支、1776个基层党支部,党员(不含滕县)巳由1956年底的6745名发展到1965年底的21814名。
      (六)“文化大革命”时期,枣庄市同全省全国一样,经受了一场严重灾难,遭到了一次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66年5月关于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下达后,枣庄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不久,学校停课、工矿企业停工停产,党政机关无法办公,各种名称的群众组织纷纷建立,社会秩序越来越乱,什么“批判资产阶级司令部”、 “揪出党内走资派”和“踢开党委闹革命“等标语或口号,在机关、学校、工厂、农村和各种公共场所不断出现,从而造成了全市从1967年初开始大混乱的严重局面。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受到严重冲击,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许多领导干部被诬陷为“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 “三反 (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分子“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遭到批斗、毒打、抄家、关押和戴高帽子游街等残酷迫害;广大党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1967年6月13日,一部分群众组织夺了市委、市政府的权。同年7月25日至26日,发生了轰动全省的枣庄武斗流血事件,使人们的生命和安全受到了很大危害,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1968年3月15日,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军(军队代表)、干(干部代表)、群(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的枣庄市革命委员会,取代了枣庄市委、市政府的职权,由军代表马茂宗任主任。全市(不含滕县)各区(镇)和工矿企业等单位,也先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上一篇:枣庄市历任市长简历
下一篇:枣庄BRT最新车次路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