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2013-01-30 12:09:36 来源:扬子晚报
光影下还有王志胜和妻子建立情报站的陈庄,乃火车必经之地。因城中村改造,情报站消失了。“洪振海和父亲在枣庄长大,后来成了八路军排长。枣庄煤炭丰富,又扼大动脉津浦线,极具情报价值,八路军派他们搞情报。”王金国说。
沿老火车站向北不足百米,乃洪振海等人开办的炭场旧址,市民和车辆从边上穿过,四周已不再是电影中的模样。火车站向南四五百米,绕过一排排铁轨,日军情报据点——国际洋行出现在眼前。洪振海和王志胜带人攻打时的墙洞还在,见证硝烟的老旗杆也矗立在大门上空,沾满岁月的痕迹。
很难想象,起初情报站,炭场,日军宪兵队,洋行,就在方圆不到一公里区域,就在日军眼皮底下。直到日军觉察到炭场的秘密,洪振海和王志胜不得不把队伍拉出去。
据王金国介绍,王志胜干过木匠,和洪振海从小在铁路线蹿上蹿下,跟铁路工人爬火车头,队员们大都在这条线上长大,摸透了火车脾性。晚清政府曾派拳师培训矿警,他们收徒传艺,习武风气渐渐传开。老洪和父亲有着好臂力,扒火车靠的就是这个。那时,日军铁路主跑货车,最快不过四五十公里,起步更慢。歌里唱他们能扒飞车,绝非夸大其词。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打完仗政委常编一支歌来唱
“听过《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很多人以为铁道游击队主要战斗在微山湖,其实是个误解。”据潘福安等人考证,铁道游击队打出旗号以后,活动范围扩大到铁路沿线、薛城、峄城等地,微山湖乃后期根据地。面对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追杀,“铁道游击队离开炭场时有32人,到新中国成立,包括王志胜在内只剩5人,其余大多牺牲,少数变节,也有的离开了队伍。”
最艰苦的时候,铁道游击队转移到微山湖中的微山岛,凭借天然的芦苇荡,还有岛上乡亲们的掩护,继续战斗。“队伍有斗志,爽气乐观,你想那时多困难,他们还有兴致,自创自唱,从未断过歌。”王金国说,队伍里能人多,第一任政委杜季伟算一个,他临沂师范毕业,能写会唱,每次打完仗,都会编一支歌,用的调调最多的就是小五更,一更怎么样,二更怎么样,三更……要一直唱到五更。队员们带着土琵琶的就弹;有的扯枝柳条或拿片树叶当口哨,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王金国听父亲讲过,那时候战斗紧张,政委写歌也是为了给大家鼓士气,调情绪。而电影里在湖边弹唱土琵琶的小坡,游击队中确有原型,就是大队长洪振海的警卫员曹德全,“他聪明伶俐,多才多艺,随身带着土琵琶,能现编现唱。”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洪振海,曹德全不幸牺牲,成为32名老队员中第一个走的;更令人扼腕的是,他的哥哥曹德清,也就是电影中的林忠的原型,没多久也牺牲了。
“我母亲也是游击队员,小时候听她唱过不少游击队的歌,第一首是二打洋行,战斗结束后杜季伟按捺不住兴奋,当即创作了一支,教给队员们悄悄唱的。”王金国回忆说,杜政委写过10多支歌,母亲都会唱,解放后还给他多次唱过,母亲去世前,电视台来做节目特意录这些歌,做了磁带,后来借给其他的电视台做节目用,再也找不到了。说到这儿,他惋惜地一拍大腿。
上一篇:铁道游击队的创建与发展
下一篇:《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