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枣庄进程大事记
2012-07-28 17:17:21 来源:枣庄网整理
1982年
1月16日本市4名体育教师获金质奖章
由《光明日报》、《文汇报》、《体育报》联合举办的“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奖”评选活动揭晓,枣庄市三中王兴斌、枣庄市十五中邵长科、滕县一中王振喜、薛城区陶庄公社中心小学宁清华(女)获金质奖章。
1月市政府向老教职员工颁发荣誉证书
市政府向全市912名老教职工颁发了纪念证章和光荣证书,以表彰他们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2月12日市计划生育局建立
2月26日枣庄市绿化委员会成立
3月15日《枣庄市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暂行规定》出台
3月23日枣庄矿务局获五项冠军两项亚军在1981年度全国重点煤矿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冠军赛中,枣庄矿务局获煤层生产能力在每平方米2.1吨以下的回采工作面综合单产13727吨;煤层生产能力在每平方米2.1吨以下的炮采工作面单产10613吨;水采工作面单产36982吨;煤层生产能力在每平方米2.1吨以下的全员效率0.795吨;水采效率18.104吨5项冠军和煤层生产能力在每平方米2.1吨至2.7吨的普通机组采煤工作面单产和采煤工效率两项亚军。
3月24日枣庄矿务局取得一项重要科研成果
该局科技人员以7年时间推导出了“移动盆地中任意点下沉的移动变形值”的计算公式。1980年8月这项研究成果在山东省矿山测量学术会和全国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下采煤学术会上都得到了充分肯定。同年11月通过中国煤炭科学院唐山煤矿研究所和北京开采所、中国矿业学院等单位鉴定,认为这项成果不仅对“三下”采煤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重大经济价值,而且获得了国内外少有的第一性科学实验数据,为我国岩层和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
4月9日枣庄市彩色电视转播台建成转播
该电视转播台是1979年12在薛城区南石乡圣土山开始筹建的,采用CSO--1型1千瓦单通道彩色电视发射机转播山东电视台节目。
4月10日枣庄矿务局一批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全国煤矿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
5月6日七国煤炭技术考察团来枣考察
由美、英、西德等国家煤炭工业界人士21人组成的煤炭技术联合考察团来枣庄煤矿、八一煤矿参观考察。
5月20日省委书记秦和珍来枣视察
5月建立滕县徐庄林区派出所和枣庄市抱犊崮林区派出所并开展工作
7月1日市委表彰1981年度94个先进党支部和119名模范共产党员
7月1日市印染厂建成投产
7月3日市肉联厂5000千吨冷库正式建成投产
这项工程是商业部投资的赶建项目,由市建筑公司施工安装建成,总建筑面积11800多平方米,其中5000吨低温冷库为5300多平方木,于1980年11月动工,1981年底全部竣工,本年4月开始试生产。该冷库的建成,对支援生猪发展,及时收购、加工屠宰,调剂淡旺季节,改善市场肉食供应,缓和鲁南地区农村卖猪难的问题,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7月12日市委对党员进行反腐蚀教育
7月15日市委检查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
7月16至7月19日山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游泳比赛在枣庄举行
本市男女代表队在这次比赛中夺得10枚金牌、35枚银牌、36枚铜牌;16岁的少年选手邵卫,先后在100米仰泳和200米仰泳比赛中,打破了全省男子少年甲组最高记录,并在4ⅹ100米混合接力赛中集体打破全省最高记录,一人夺得4枚金牌。
7月17日山东十里泉电厂两期工程胜利竣工
山东十里泉电厂两期工程随着最后一台12.5万千瓦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而胜利竣工。山东十里泉电厂两期工程是我国“六、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早在1976年省政府便决定在市南区十里泉建一座大型燃煤发电厂。1977年国家正式下达了山东十里泉电厂两期工程计划,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24800多万元。第一期工程于1978年6月15动工,1980年8月9日竣工。第二期工程于1980年4月16日开工,本年7月17日比国家计划提前5个多月竣工。预计1983年年底,累计发电量可达85亿度,可为国家收回全部投资。
7月中旬省城市卫生检查团来枣检查
7月26日至30日市委召开全市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会议
7月五国煤炭技术考察团来枣考察
由美国、英国、西德、荷兰、奥地利5国组成的煤炭技术考察团来枣庄对八一煤矿进行了考察。
8月18日中国画院院长到本市进行指导
中国画院院长尹瘦石等一行3人到八一煤矿进行绘画艺术传授。他们还参观了该矿外景,并即兴作画题字。
8月27日本市建成第一座除氟改水站
本市第一座除氟改水站在台儿庄区张山子公社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公社的孙庄等9个自然区属高氟区,每一公斤水中含氟高达706毫克,超过了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年初,市政府投资13万元,建成前池、机房、初级过滤池、吸水井、高位清水池和13华里的管道,以及25个供水点,使当地群众饮上完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
8月滕县一中学生张衍在全国田径赛上获金牌
张衍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少年田径分区赛,取得4ⅹ100米接力赛第一名。同年,他参加中日对抗赛;取得4ⅹ100米接力赛第三名。
9月9日全市人口普查成果初步揭晓
现已查明,截止至今年7月1日零时,全市共有总户数612217户,总人口2722503人。其中:男性1404542人,女性1317961人。普查人数比1981年底总人数多38410人。全市共有17个民族,各民族人口分布状况:汉族2710850人,回族11472人,满族84人,蒙古族19人,高山族3人,苗族19人,壮族6人,朝鲜族18人,白族6人,彝族5人,布依族4人,土族1人,藏族2人,维吾尔族1人,哈尼族6人,毛难族1人,土家族4人。总人口中文化程度状况是:大学毕业4808人,占1.77‰;高中129627人,占47.61‰;初中434484人,占159.6‰;小学867375人,占358.6‰;不识字或识字很少者1001469人,占367.86‰。
9月9日市委整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
9月23日市委部署学习贯彻十二大文件
9月23日本市宽释和转业的原国民党县团以下党政军特人员安置完毕
9月26日水利电力部在枣庄十里泉发电厂召开全国电力基本建设座谈会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9月29日市领导祝贺回民“古尔邦节”全市回民集聚在修复一新的东大洼清真寺,热烈欢度伊斯兰教的传统”古尔邦节“。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处、市中区、枣庄矿务局及其他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专门前往祝贺。
10月4日清查林彪、“四人帮”两案定性处理工作结束
本市从4月开始对“两案”受审查的人员进行了定性处理工作,全市重点审查对象共81人,根据中央“宽大处理”的方针,经过复议平衡,分别作出了定性处理。
10月7日爱泼斯坦来枣庄访问
1938年春台儿庄大战时任战地记者的《中国建设》杂志主编爱泼斯坦来枣庄市台儿庄访问。
10月20日枣庄市第一所聋哑学校在郭村建成并正式开学
10月29日全市首次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11月上旬市政府决定开发漆树基地
经华东地区第四次生漆科研协会鉴定,枣庄漆树为速生、优质、高产的良种。市政府决定,1982年在北庄公社三道峪、高庄两个大队发展漆树林2500亩、25万株;1983年在滕县徐庄公社的5个大队发展2500亩、25万株,并使两处公社连成一片,建成5000亩、50万株的重点生漆商品基地。
11月30日本市更改部分公社名称
鲁政发【1982】153号文件批复同意本市更改部分公社名称,滕县夏庄人民公社更名为党山人民公社;滕县金庄人民公社更名为洪绪人民公社;滕县辛庄人民公社更名为水泉人民公社;台儿庄区贺窑人民公社更名为薛庄人民公社;台儿庄区后孟人民公社更名为侯孟人民公社。
本年全市粮油产购销局面发生重大变化
1982年全市农村基本上做到了只购不销(不包括菜农和无地农民),从而甩掉了常年吃统销粮的帽子。今年全市向国家贡献的粮食突破了3亿斤,比三中全会前增长7%以上,交省部分比包干数增加5000多万斤。全市人均贡献达到117斤,大大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
本年全市有19人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他们是:潘德明、邱秉庚、佘宗彩、李国启、王凤芹(女)、李传珍、刘帮友、王玉泉、宋敬民、王维杰、卢子华(女)、戴允媛、牟大全、赵树章、牛家印、杨位祥、杨清杰、王文全、岳翠莲(女)。
上一篇:改革开放30年枣庄进程大事记
下一篇:改革开放30年枣庄进程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