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河税史馆
2012-10-18 09:06:50 来源:运河雄风新浪博客
-
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畔的台儿庄运河古城,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运河历史文化名城,城内集八种建筑风格、七十二庙宇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运河文化的精髓,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中国运河税史馆,地处台儿庄运河古城,它是传承和弘杨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历史宝库。
2009年7月15日,台儿庄中国运河税史馆在运河古城A区原陈家大院的遗址上举行奠基仪式,2010年4月26日正式开馆,历时9个月,一座仿古结构建筑,总面积达820米的运河税史博物馆落成在运河古城A区的核心区,成为了运河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运河税收文化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运河税史馆,旨在挖掘运河税收历史,保存运河税收历史文化足迹,为人们了解运河税收史提供一个窗口。历史昭示未来,运河税史馆,通过对运河税收文化、漕运与税收兴衰文史资料、图片及相关税收历史票据、古币税收实物、明清时期运河绘图及沙盘、运河税收专题片、税收与未来等方面的展示,不仅可以反映出京杭大运河千年税收发展史和大运河税收文化灿烂文明史,而且能够使税务工作者和广大纳税人更一步了解运河税收历史的古今脉络。
中国运河税史馆,介绍了随着大运河兴起的运河税史,展厅内容丰富:一幅十几米长的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总图,十四块图文并茂的精装画面,十四个盛有历史的、活着的、原始的珍贵资料展柜,一个再现明清时期又具有反映古时运河税收机构的京行杭运河沙盘,一艘代表着明清时期的漕运旧木船,还有一个全面介绍中国大运河史话的影视片——黄金水道,她不仅浓缩了几千年的运河文化,而且还将整个运河税收的概况全部的容纳了进来。镶嵌在展板上方的长达一周的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总图,不出房间,你就可以了解到中国大运河的气势和宏伟,了解到几千年中国民族的文化之魂和灿烂的文明史;全幅图面积为2559.37厘米,长937.5厘米,宽27.3米,为手绘而成。
京杭运河上的钞关曾存续了数百年,为历代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京杭运河历经元明清数年的漕运畅通和贸易兴盛,促成了沿岸城镇的持续繁荣,明末清初,地处京杭运河南北要冲的台儿庄已相当繁华,税钞收入递增。此地为苏鲁交汇处,“北跨琅琊,南控江淮”,“土地膏腴,五金煤炭诸矿脉质佳”。枣庄的煤,利国的铁,皆通过台儿庄运河行销南北。台儿庄居于峄县40个集镇之首,南北运河的交通枢纽。店铺林立,庙宇栉比。商贾辐辏,船舶迤逦。“炭窑时有增值,而漕运数千艘,连樯北上,载煤动辄数百万担”。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时称“天下第一庄”。清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在此得意地留下了“韩庄水气照楼台,雨后斜阳岸不开,人在长亭深处好,风帆一一眼中来”的感慨。
如今的中国运河税史馆,置身于台儿庄这个闻名中外的运河古城,成为游人参观游览的好去处;参观税史馆,顺着时间的足迹了解中国运河税史文化,体味运河的历史,更像是让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做一次旅游。如今,放眼大运河“黄金水道”,百舸争流;万年闸枢纽宏伟壮观,十里港湾风光旖旎,运河故道穿城而过,亭台阁榭尽收眼底。独具特色的江北水乡,处处都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着蓬勃的生机和诱人的魅力。
京杭大运河给予我们一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金水道”,也赐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国运河税史馆,让我们浏览了运河文化中的又一道风景线。
原载2011年7月《山东地税》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