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打工仔变形记:从餐厅传菜员变身公司副总

2014-02-06 09:48: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

      李兴刚还想创业。看到毕业时节学士服租赁生意火爆,他便购买了100套学士服,打算在毕业季以每套每天15元的价格出租给应届生们,“不论大小,总是我的一些努力。多积累、多学习一些,总能改变命运的。”

      清华学生公寓服务员胡国昌出生于1991年,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早上4点起床去北京西南角的新发地市场进货,拉上满满一辆小面约2000多斤水果回清华大学售卖。他开办的“水果汇道”网站,专门面向清华学生搞水果团购,每天中午12点以后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免费配送。

      这样的“商机”竟也来自补习班:“‘老师’里头有学校学生会生活部的同学,平时聊天获得的灵感。”胡国昌从补习班毕业后,专门选修了北师大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的课程,“想创业,要学知识”。

      今年3月,这名“小宿管”正式辞职全职投入到水果团购的买卖上来,“上学期做得不好,亏了两万元;这学期每周销售额能达到两万元以上”。他的团购网站如今已经与清华大学12个院系的学生会生活部合作,每周都会推出新的水果团购活动,价格便宜、水果新鲜。

      打工仔的“勤奋”令“老师”们汗颜

      手里攥着一份成人高考的成绩单,23岁的设备维修工张钧剑心中笃定:“161分,这成绩上中国农大专科应该没问题。”

      张钧剑初中毕业后,先后在湖南株洲、广东中山的工厂流水线上做工,来到北京打工后,他发现身边的同事明显“不一样”:“他们都在考各种学历、证书,求上进。”

      张钧剑跟着同事一道,报名加入“青春梦想同龄同行”补习班,每天晚上7点到9点,在五道口附近的一个办公楼里上课。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白天工作,晚上上课,是件极为累人的活儿,但张钧剑却觉得“一点儿不苦”,“以前在广东,每天上班就要十几、二十个小时,现在这点苦,不算什么”。

      在补习班,几乎每一名学员都像张钧剑一样,工作完了吃两口便饭就去学习,上完补习班就回家复习,第二天继续工作。很多时候,打工仔们的这份“勤奋”会令为他们上课的“老师”们感到汗颜。

上一篇:国企公务车数量仍是谜 国资委称并无相关统计
下一篇:黄金每克跌破300元 一掷千金的土豪基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