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龙井价格跳水真相调查:高档礼品价格回归理性
小中大2013-04-06 14:41: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
山脚下李大爷家的情况就没有汪大妈家好了。他说,从春天开始让自己发愁的事情就没断过,先是天气热得早,还没怎么准备好,老茶树提前半个月就抽新芽了,之后冷空气和雨天频繁来袭。“以前,大家都争着哪家先出第一锅新茶,以求卖个高价。今年,家家都在慌恐自家茶树过早抽芽,一冒头就被冷空气打蔫了。”他告诉记者,产自同一片茶园里的茶叶,这个时段的,往年每斤售价都在3000元以上,今年能有个1800元就得赶紧出手。
茶叶的质量让李大爷一直忐忑,之后发生的价格跳水更是令其一筹莫展。和汪大妈不一样的是,他家的茶叶每年接到的都是公家单位订单,“这本来让邻居们羡慕的事情今年却变得糟糕起来。”他告诉记者,有70%的客户来电话说今年不要茶叶或者少要茶叶了。“听说是单位的接待费用砍了不少,没有这笔开支了。”
他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算自己的开销,10个采茶工一天工钱900元,吃的和路费全包,“得给工人吃好,得让她们把茶叶采好啊。如果茶叶卖不出去,卖不上价钱,自己就赔钱了。真是发愁。”
针对记者就天价茶18万一斤的提问,汪大妈和李大爷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龙井的名声都是被这些人炒作坏了。“你说这茶叶再怎么金贵也卖不出黄金的价格吧,这么恶炒造成了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成了高档礼品。来我们这里买茶的人,你便宜点吧,他觉得你用次茶在骗他,贵了又买不起。弄得我们这些茶农十分难做。”
现场直击 价格跳水 茶叶积压 茶农发愁
穿过龙井村的石头牌坊就进入了龙井村的地界。临街的农户无一例外地向记者吆喝着进来品尝自家新炒出来的明前新茶。“真正新出锅的龙井!”一位大姐拿着扁平的茶叶筐请记者试探茶叶的温度,微热的茶叶散发出淡淡清香,“你买点吧。这茶叶早晨刚摘下来,全新加工出来的,绝对保真的明前西湖龙井。”
每家每户的墙上都挂着同样的书法字——“龙井问茶”。“这是我们欢迎远方客人品茶的意思。”80岁的张大妈坐在自家屋前对记者说,“不买也欢迎你品尝”。在她身后,娴熟的炒茶工正用手一遍遍地翻炒着炒茶锅里的新茶。说话间,新沏好的茶叶被端了上来,张大妈告诉记者,“这是1000元一斤的茶叶,便宜的也有。你可以买一点,今年价格便宜了。”她说,这样的茶叶去年得卖到1800元一斤。“今年买非常划算”。
再穿过一个写着“十里锒铛”的牌坊向上望去,满山的龙井茶园呈现在眼前。这是龙井村最有名的狮峰山,山上的茶叶算得上龙井村里的上品。茶园里采茶工戴着草帽,背着茶篓忙碌地采摘茶叶。四个来自湖州的采茶大妈告诉记者,“我们是一个村的,每年都来帮东家采茶叶,已经采了20多年了,从采摘开始到清明节大约20多天吃住都在东家家里。”她们告诉记者,自己的工钱从最初十多年前的每天12元已经涨到了去年的每天80元,“不知道今年会是多少钱?每年都是临走时结算,听说今年茶叶卖不上价格,工钱可能会受影响吧。”
在龙井村记者看到,陆续有从外地开车来买茶叶的人或游客。一位来自江苏的张先生对记者说,“每年我都会来龙井村在固定的茶农家买茶叶,这些茶叶大部分都用来送礼。”他表示,受今年大环境的影响,以前每年都买个20来斤,今年也就要个10斤左右吧。他说,自己今年用1500元每斤的价格就买到了和去年2500元一斤一样的品质。“本来我也没想还价的,但茶农开口就是这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