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餐具年耗百亿 解禁加重白色污染
小中大2013-04-01 14:32:14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回收难题如何解决?
专家认为废弃发泡餐具可用作生产塑料日用品、建材等;有网友认为回收体系不完善,解禁只会更加混乱
发泡餐具不宜降解,埋在地下很多年也可能不会腐烂,对此杨惠娣表示,塑料产品都比较难降解,没一定的水分、土壤等环境条件,很难降解。
唐赛珍说,最合理的方式是建立回收利用体系,从管理上着手,避免造成白色污染。废弃发泡餐具经加工,可做塑料日用品、建材和涂料。“当前塑料回收再生技术已经很成熟。”唐赛珍说,加工设备的国产化,使设备价格从五六百万元一台下降到几十万元一台。唐赛珍认为,国外的经验证明,只要管理到位,回收利用发泡餐具可以节约资源。
但杨惠娣表示,发泡餐具回收利用也面临一些问题。聚苯乙烯泡沫,质轻体大,回收运输时需要压缩,成本比较高。此外,一次性餐具品种较多,必须先分类,把能降解、不能降解的餐具分开,否则会影响回收再生产品的品质。
“资源回收是公益性工作,回收收益有限,需要政府予以政策支持。”杨惠娣说,上世纪90年代,上海曾经实施“3分钱工程”,即生产一个餐盒,交给政府3分钱。政府利用这笔资金补贴回收企业。不过,这项政策并没有“全国一盘棋”,上海周边地区的发泡餐盒厂家因成本优势,挤占了当地市场。杨惠娣建议借鉴上海“3分钱工程”经验,建立“全国一盘棋”的回收利用体系。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调整的说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的原因包括“能降低原料消耗、节约石油资源,以及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等。但不少人认为,解禁不能只算“经济账”,“环保账”更要算,在解决降解技术难题和建立完整回收体系之前,解禁会让“白色污染”情况更严重。
怎么用才能放宽心?
发泡餐具须科学使用,不适合微波炉加热,也不宜盛放高温食品
有网友担心,发泡餐具受热后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董金狮认为,聚苯乙烯耐热性差,不耐沸水。大于70摄氏度会发生形变,温度过高会析出有害的低分子物质。他还称,发泡后的聚苯乙烯餐具,密度变小,孔洞增大,很容易吸油。随着高温加热,更多有害物质析出到食物中,被人食用,危害人体健康。
面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毒性问题争议,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2—1988)和《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1988)。
唐赛珍认为,聚苯乙烯解聚温度高达280摄氏度以上,且目前生产的聚苯乙烯树脂中,苯乙烯残存量远低于国家标准(<5000PPm)。生产厂家如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就不可能存在单体含量超标的问题。唐赛珍认为,发泡餐具的软化温度为87摄氏度至97摄氏度,在80摄氏度以下使用是安全的。“发泡餐具安全性问题是不科学使用造成的,而非材料本身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