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姐财富江湖揭秘:借煤矿改制财产激增
小中大2013-02-23 08:49:20 来源:中国经营报 点击:
20世纪80年代,龚爱爱结了婚,有了孩子,但依然是一名信贷员,工作地则从陕蒙边境的大柳塔变为神木镇,实现了户口进城之后的工作进城。
“那个时候的信贷员没啥权利,也没多少业务,开始一个月刚挣个几十块钱,90年代初也才三百多块钱。”曾与龚爱爱共事的农商行职工回忆,虽然挣的比挖煤的少,但那时比起矿工而言,社会地位要略高一些。
“我们那时候是500元左右了,收入比其他行业可能高,但找对象的话,还是得找农村的,信贷员看不上我们。”50岁的高增尚1987年从部队复员后,1988年4月进入大砭窑煤矿挖煤,同时户口也转为城市户口。
高增尚没想到,26年后,当初那种身份上的差距,又变成了财富上巨大的差距,龚爱爱作为神木四大富婆之一,坐拥京城41套房产、一辆宾利轿车、一辆奥迪轿车……而2009年,他在因维权坐牢三年出狱后,在获得大砭窑煤矿给予的150万元“困难生活补助”后,失去工作,维权再无进展。
决定这一巨大差距的时间点是2004年,这一年,龚爱爱成为神木农商行兴城支行行长。
被逼迫的改制
龚爱爱家族的财富故事,避不开大砭窑煤矿。
拥有88年开采历史的大砭窑煤矿,位于神木县城8公里外的西沟大砭窑村,1933年由该村郭家和杨家开办,1957年收归国有。井田面积为28.8平方公里。该矿在1997年,经当地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发文,进行改制,改制后全体职工平均持股,但保留国资占股1/3。1998年,该矿更名为神木县大砭窑气化煤有限公司。
而2004年,在上面未有文件的情况下,大砭窑煤矿领导层提出收购矿工股份,一度发文要求职工“不管同意不同意,身份必须置换”,前来交出股份,放弃股东身份。时任销售部经理高增尚告诉记者:“2003年年底,煤矿行情好起来,但当年大砭窑矿也不过收支持平,2004年才开始盈利。”
正是在2004年,龚爱爱被任命为神木农商行兴城支行行长。一年后,龚子胜的名字忽然出现在当地大砭窑煤矿改制的出资名单上,1500万元,排在郭永昌(3000万元)、郭光胜(2000万元)、杨卖昌(1900万元)之后,成为第四大自然人股东(第五大股东高兰出资1200万元)。
“龚子胜是她三哥,2000年左右成为解家堡乡里的信用社分理处信贷员。”知情人称,龚子胜彼时财富值应与普通人无异。
高增尚回忆,2004年9月12日的所谓全体股东大会,事实上只到了一半人,对于领导层提出的改制方案,签字同意人员不足1/3。
但随后矿上发放由包头第二机械厂提供的抵顶货款的西服时,要求职工必须签字同意改制,否则不给西服。这之后签字增多,但2004年11月3日最终确定改制时,签字总数并未达到公司章程规定的90%。但公司领导层仍决定按照方案收购职工股份。
高增尚提供的2004年10月该矿会议纪要显示,当时确定不允许非职工的“外人”参股,但当年11月的交款单显示,有一个名为“耿诚”的人,先后向该矿打款800万元和550万元。
但在后来的工商执照变更中,这个“耿诚”并未出现,却多了一个龚子胜。
上一篇: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9亿 首现下降
下一篇:我国拟对高污染企业强制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