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阻止新股发行是被利益蒙了心

2012-08-22 16:08:20   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点击:
      最近股市不景气,要求停止新股发行(IPO)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不但《千万股民大签名:强烈要求证监会停发新股、停止IPO!》这种民间呼声高涨,各路股评家也纷纷出来帮腔。
      出现这种局面倒也不奇怪,每到股市“跌跌不休”的时候,要求停发新股、停止增发、暂停国有股减持的呼声总会如波涛汹涌。
      然而动辄停发新股恰是“政策市”的标志之一,最痛恨“政策市”的中国股民,为何反而一到熊市就要求大搞“政策市”呢?

      \加载中...
    股民指望暂停IPO来提振股市
     
    先是中国股市管理者的手老闲不住
    \加载中...
    中国的股市管理者热衷调控股市
     
      印花税随着牛熊转换被拨弄得“几上几下”

      全世界任何一家股市,都有牛市和熊市的转换,有时候牛市里股价甚至涨得看似疯狂,而熊市里股价甚至低到不可理喻。可见牛熊转换、甚至激烈的转换都是股市本就有的特征,全世界无一例外。然而中国的股市管理者却希望自己能掌控牛熊的变化幅度。这里面最常用到的招数之一就是调节印花税。

      印花税本来就是1990年中国股市第一次牛市时,政府为控制股市炒作而设立的。从那之后,每逢市场低迷,政府就把它降一降;市场高昂时,就把它升一升。这20多年来印花税几升几降,犹如一根攥在政府手里的风筝线,风紧就松,风松就拽。真是见风使舵。

      新股发行更是开了又停、停了又开

      股市管理者另一常用的手段就是停发新股、停止增发和暂停国有股减持,也就是不让企业或大股东售卖股权吸纳资金,让资金只能追逐目前盘子里这些“肉”,好让“肉价”不降。所以这种手段被用于熊市。

      迄今为止,中国股市已经有7次停发新股和若干次停止增发、暂停国有股减持。最早的一次停发新股发生在1994年股市探底之时。最近的一次则发生在2008年股市大跌之后。

      不过比起停发,更厉害的是在中国股市早期,曾因为股市暴涨和暴跌都传出过要关闭股市的消息。

      甚至一度不惜使用出卖国资的方式“托市”

      2001年至200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最长时间的低迷,大盘也跌破一千点。为了“托市”,政府竟然采用了国有股(国有股的股东理论上就是全体国民)减持需要赔偿流通股这一世所罕见的方式。我们知道,一家企业里经营者(企业高管)需要向所有者(企业股东)负责,但A股东对B股东则没有责任,A股东要卖自己的股票,却要赔偿B股东,这是什么道理?但是如此违背市场和法治的政策还是被政府推出了。

      股市管理者本是“看守人”,却俨然一副“上帝”模样,自以为能“平稳”股市

      股市管理者的字典里根本不该有“牛熊”二字,因为股市管理者扮演的应该是股市交易秩序“看守人”的角色,而不是成为股市价格涨跌的操控者。

      有人说中国的股市管理者老想调控股市,是因为他们害怕股市大起大落带来维稳压力,所以要抢在市场泡沫吹大前给股市降温,然后也不能让股市跌到让股民上吊跳楼的程度。但是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的股市,想让股价“平稳”,大概只有“上帝”才能做到。2007年股市疯涨时“半夜鸡叫”调高印花税,曾短暂的让股价下跌了一点,但很快股价又扶摇直上,调控管什么用了?
     
    后是股民有样学样,一到熊市就要求政府伸手
    \加载中...
    每到熊市股民就希望政府出手救市
     
      我赔了钱就怨你股市“不规矩”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曾说过:坏制度的另一个坏处就是,人人都可以过不负责任的生活——因为一切都可以“怪政府”。

      这个道理在中国股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每到中国股市“跌跌不休”的时候,人们就开始痛陈中国股市的黑暗,恨不得把从“基金黑幕”到“银广夏”那些个“烂事”都历数一遍,总之就是认为自己赔了钱是被坑被害被“政策市”了。尽管我们知道,很多股民赔钱肯定有自身技艺不佳或运气不好的成分,但这就好比一个不讲规则的拳击台上,你很难判断被打倒的一方是由于自身问题还是规则问题输掉的,输掉的拳手也不会服气,同样赔钱的股民也不会服气。所以既然我赔钱是你害的,那你救市为我解套就是应该的。

      既然你没有定下“手不能伸”的原则,那为何不为我伸一把?

      股民本就认为这时候政府该伸手拉一把,再加上政府也确实有伸手的习惯,所以股民期望就更大了。当然他们提要求时未必说得那么直白。

      为了证明新股应该停发,有“呵护股市论”、“休养生息论”、“提振信心论”等等各种说法,千奇百怪。但是“呵护股市”是要维护公平交易而不是“呵护股价”;“休养生息”是要让股市有个干净的机体而不是“休养股价”;“提振信心”是要让人们对股市的制度有信心而不是“提振股价”。停发新股指向的是股价而不是作为一个平台的股市,各种“论”很可能只是在为“我就是要赚钱论”涂脂抹粉。说到底,股市管理者老是伸手,给“跌跌不休”之下慌了神的股民留了个“念想”——也伸手拉我们一把吧。要让股民去买美股,他们还会有让纽交所停发新股的“念想”吗?
     

    这样让手乱伸下去,最终倒霉的还是股民
    \加载中...
    中石油是大陆股民心中的痛
     
      早先有中石油们被迫出走海外,大陆股民错过增长红利

      有很人到今天还在问,为什么中石油们当初要在海外上市,让海外股民享受了股价上涨呢?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政府害怕中石油这种体量巨大的公司一上市把大陆股市整“崩盘”了。别说十几年前,就是在2008年,中国平安增发的消息都引发了股民“谁批准中国平安增发谁就是历史罪人”的“警告”。

      当时等着上市的巨头排成长队,但哪一个都不敢轻易放在大陆上市,最后只好去了香港、美国。今天的大陆股民也只能眼馋的念叨“中石油在香港的发行价才XX元”。

      后来有广汽们无奈离开家门,大陆股民或许又失机会

      由于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9月16日暂停了IPO,迫使广汽集团上市计划搁浅,最后广汽依靠在港上市的子公司骏威汽车,以“介绍形式”登陆港股。如果我们站在广汽在港上市那个节点看,谁能保证这之后不会上演发生在中石油身上的那一幕?

      不让企业在熊市上市,难道是非要企业等到牛市“圈钱”?

      熊市的时候,股民要求停止新股发行。那等到牛市了,总不能还不让发行吧?可这时候发行了,股民又很可能会买贵了,然后又骂企业“圈钱”,还记得《我站在中石油48元之颠》吧?老实说,中国股市之所以成为“圈钱市”,主要原因就是新股发行总要受到各种阻挠(参见《农行的马甲终于穿帮了?》)。

      其实中国的股民应该破除“熊市就糟牛市就好”的观念了,换个眼光看,熊市难道不是捡便宜的机会?牛市难道不是被上套的陷阱?


    结语:我讨厌“政策市”,但喜欢对我有利的“政策市”。这个逻辑无异于我讨厌贪污,但喜欢让我分享的贪污。

上一篇:80后女基金经理成批上岗 整体业绩回报为负
下一篇:安利纽崔莱蛋白粉被曝用转基因 依赖性如海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