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式保险: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七)
小中大2012-05-05 16:20:39 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点击:
大学生保险代理人“存活率”2%
学生:找不到工作卖保险
□记者 刘彪 实习生 苏冉
“再坚持一下,或许我就可以活过来,并成为讲台上分享经验的伙伴。”朱莉(化名),华中师范大学2004级新闻系学生,今年7月份,她与60多名同学一起离开了校园;两个月后的今天,她这样预测自己的保险代理人生涯:“其实很难坚持一年。”
60多名同学中,朱莉有些另类,当上了保险代理人,而其他人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报社、杂志、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事实上,像朱莉一样,走出校门便扎进保险业、顶着没有底薪的压力、日复一日地拨电话卖保险的“天之骄子”不在少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的确,成为保险代理人,不仅我的亲戚、朋友,连我自己都感到意外,但没办法,我已经毕业了,必须赚钱养活自己。”朱莉说:“我也曾试着找份媒体的工作,但很不幸,没找到;至于卖保险,我和同事的想法一样——— 不会长久,只是权宜之计。”
朱莉有些失落:“当时与我一起入职的人中,有5名大学毕业生,现在已经走了4个,有的干了两三天,有的干了一周,长的干了一个月,只有我还在坚持。”当记者刚要张口夸她有毅力时,朱莉接着解释说:“那是因为我运气好,两个月签了两单,勉强还能过活儿,有个姐姐打了一个月的电话,一个单都没有签成,就走了。”
朱莉长舒了一口气,接着说:“这毕竟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他们是我第一批同事,所以记得非常深刻,以后再进人就不一样了,现在每天都进人,每天都走人,每周都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我快麻木了,现在的保险与大学毕业生,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大学生代理人“存活率”2%
“5个人能剩下1个人,如能够达到这个留存比例就相当不错了。”华泰人寿山东分公司的刘剑感慨良多:“想把大学毕业生留在保险营销队伍中,实在是太难了。”据刘剑介绍,大学毕业生成为保险代理人后2至3个月,80%的人会在几周内走掉,剩下的20%会在半年内走掉,真正能成长起来的代理人也就占2%至3%。
其实,走在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碰到散发招聘传单的保险公司。有一次记者就碰到中国人寿的一名员工,他们的招聘对象就是20多岁刚毕业的学生:“我们也去学校招聘,收到的应届大学生的求职简历如雪片一般,也有打电话咨询的,但一听说招聘代理人就挂电话了,真正能留下来的可谓凤毛麟角。”
成熟代理人走俏
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代理人因签不到单纷纷走人,低“存活率”遍及保险界,另一方面却是保险公司网点频繁扩展,加之今年下半年展业压力增大,使得他们不得不重金挖墙脚,成熟代理人也因此走俏。“我们公司就有个代理人,平安想挖他,给了他许多优惠的政策,只是他权衡再三没有跳罢了。”在新华人寿做理赔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成熟代理人从一个保险公司跳到另外一家保险公司,收入翻番是很正常的事。
实际上,目前不少保险公司在挖别人墙脚的同时,也在努力保证自己不被挖墙脚。记者了解到,华泰人寿日前就把其17位优秀代理人加封为“翰林学士”,其中有7位因业绩持续突出而获得连任,这些“翰林学士”除了能获得一些物质奖励外,还有资格直接与公司高层领导交流,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显然是对传统代理人制唯业绩论的一次颠覆,它让代理人成为公司的主人翁,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举措之一。”刘剑说,目前,不少公司挖墙脚还停留在送电视、送冰箱、提供出国旅游的机会阶段。
压力大是流失主因
“造成大学毕业生代理人急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压力大,无客户资源。”刘剑说。“确实是这样,我现在的压力就非常大。”朱莉说:“我不愿利用亲戚、朋友,因为遇到问题后麻烦会更多,再者,这些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现在我只能自己去电话营销,每天不停地打电话,从上班到下班,经常打一个月,一个单都签不下来,这样一个月的底薪就泡汤了,下个月生活就成为问题,前一段时间我向家里要生活费,别提有多心酸了。”
“其次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有学历,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诱惑比较大,信奉‘人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加之没有结婚,责任心差,导致他们跳槽是经常的。”刘剑说,经过培训了解工作性质后,决定留下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大多富有挑战和创业精神,因为有了梦想,才会焕发工作的热情和勇气。“其实年轻对干保险来说是劣势。”朱莉告诉记者,现在投保人都知道,年轻人流动性大,担心一旦投保之后代理人离职,出现情况找不到原来的代理人。
保险代理人制期待重生
“卖保险的没保险。”朱莉说这是她入职两个月来对自己职业的理解:“我们拿的是佣金而非工资,因为整个保险行业的代理人是代理制,而非雇员制——— 绝大多数保险代理人不是公司职员,他们只是一头联系着保险公司,一头联系着被保险人的中介。既然不是公司员工,你就不要设想公司会给你上什么社会保险,养老、大病、失业只能自己应付。当然,党团关系、工会组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更是镜花水月。其实,以上这些还都是虚的,最终还是落实到一点,就是收入太低的问题。”
实际上,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把代理人制度带到中国时,定的佣金标准就比其他国家低了很多。中国本土保险公司不但把这个制度照搬,而且把佣金降得更低。“毕竟,大学毕业生代理人还是保险公司新生力量,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是必要的,但这些优惠政策可能会遭到成熟代理人的反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保险代理人制期待重生。”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说。(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