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吹响“集结号” 猛药治理环境“沉疴”
2013-10-24 09:42:33 来源:大众网枣庄
-
10月23日,陶庄镇山官路东段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翻斗车辆往来穿梭,工程机械隆隆作响,工程人员汗流浃背,清除堆积杂物、摊铺路面沥青,补植绿化植物……一派热火朝天的紧张忙碌景象。这是枣庄市薛城区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美化幸福生活家园的一个缩影。
从10月中旬开始,薛城区出重拳、下猛药,掀起了以“除垃圾、保畅通、还路权、美家园”为主题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热潮,确保年底前,全区所有道路路域集体“大变脸”。目前,综合整治工作已全面铺开。
作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交通枢纽城市,薛城区辖区内有14条国道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位置优越。近年来,由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大拆大建,渣土工程车辆严重抛洒,再加之部分单位和个人非法肆意侵占公路,路域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越来越成为阻碍薛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痼疾”和影响鲁南门户城市形象的“沉疴”。这种情况下,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提高公路通行和保障服务水平,切实提升薛城城市品位,打一场路域环境整治的翻身仗,成为全区上下的一致共识和当务之急。10月11日,薛城区城乡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议召开,吹响了路域环境综合整治“集结号”。
为整治道路沿线垃圾“顽疾”, 薛城区采取集中攻坚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三堆两垛” 清除,两侧排水渠及河道水面的漂浮物、杂物,“树挂”垃圾清理为重点,先后组织专项行动230余次,出动人员6000余人次,车辆860车次,清理各类垃圾12000余方。加大道路环卫常态化保洁力度,建立了专业的保洁队伍,合理设置垃圾收容器或垃圾集中投放点,从根本上解决路域垃圾无处存放、无人搜集的问题。为彻底根除路面抛洒物,交通、城管、公路、交警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配合联动,形成合力,全面清理整顿公路沿线的砂、石、煤等货场,严厉打击违规装载行为,同时引导运砂、石、煤车辆进行车顶覆盖,从源头确保了全程无抛洒。为整治沿路违章建设和公路“街道化” “瓶颈”问题。该区强化属地管理,共搬迁经营摊点2000余个,取缔占道经营摊点360处,清运各类乱堆放杂物及垃圾25车,确保了行人车辆畅通无阻,公路周边环境有效改善。
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是薛城区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又一力举。全区累计投资600多万元,对山官路、店韩路、长白山路等87条主干道路、村内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补植,先后栽植高档优质银杏树220株、雪松1200余株;杨树、垂柳、女贞等美化树种3万余棵,黄金垂柳、黄杨5000余株。引导各镇街对沿路村庄、建筑物进行“穿靴带帽”改造,粉刷沿街立面墙体,实施沿街门头牌匾升级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亮化广告牌匾;清除电线杆、墙壁和树干上各类“野广告”;绘制“文明”宣传标语、宣传画,营造文明向上的乡风、民风。据统计,短短10多天时间,仅陶庄镇就规范铺门头广告400余户,修建涂白树木6万多棵,制作墙体宣传画80多幅,喷刷墙体标语400多条。
为将整治活动抓死、抓实、抓出成效,薛城区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一方面采取专题调研和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深入整治现场进行实地检查,现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在区级媒体通报排名情况,对年终排名前3名的镇街,分别给予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5万、4万、3万元的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强化督导考核,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评比,连结两次排名倒数第一,颁发“环境最差乡镇”和“绿化最差乡镇”奖牌。
“以前薛城是真脏,一刮风满大路塑料袋子,到处是垃圾,我们根本不愿意把游客往薛城引领。现在薛城环境真是大变样了!我们也敢发团了。”带旅游团来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旅游的微山县荷塘月色旅游公司张侠导游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