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薛城“城乡环卫一体化”助农村换新颜

2013-09-30 10:02:11   来源:大众网枣庄   
      九月的薛城,天高云淡,秋水潺潺。走在薛城区邹坞镇陈楼村的道路上,清新的空气伴着阵阵的清香扑面而来,干净的路面,整齐的绿化带,粉刷一新的墙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83岁的孙忠厚老人正在打扫自己家的院子,不大的庭院,被老人打扫的干干净净。“自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开始之后,村里的环境别提有多好了,我也不能落后,天天打扫家里的卫生,看着家里干净,我也舒服。”老人笑呵呵的说道。

      陈楼村的改变得益于薛城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的实施。

      132个行政村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

      随着全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薛城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镇街、村居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薛城整体卫生水平和作为市驻地的外在形象。

      2013年6月28日,薛城“城乡环卫一体化”启动。一场改变农村和农民生活方式的革命拉开大幕。

      薛城区委书记吴磊在谈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时说,城乡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门面和品牌,好的城乡环境对内可增加自豪感和凝聚力,对外可增加影响力和吸引力。“我们要坚决打好城乡环卫一体化 这场硬仗。”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将7镇街、197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环境卫生纳入一体化工作范畴。全面清理镇村路域、河道卫生死角,硬化、净化、亮化、美化村内外环境,加强进村道路两侧绿化带、村内 外的绿化管养,统一为村民配备垃圾桶,设置专职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进行集中清运,村里墙壁装立面统一粉刷,统一绘制宣传画,在每个镇(街)打造4—5个样板村,达到全市一流水平。

      截至目前,薛城区132个行政村(社区)启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其中,常庄卜西村、沙沟董庄村、周营小巩湖村、临城绳桥村等一批村庄已率先实现“户集、村收”垃圾收运机制,成“城乡一体化 ”工作的亮点。累计投入2500万元,配备专职保洁人员546余人,建成10座垃圾中转站,购置11600多个垃圾桶,移动垃圾箱100个,购买各类收集车辆25辆。

上一篇: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将实施 C级单位不得发年终奖
下一篇:抱犊崮景区十一“唱响红歌” 65岁以上老人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