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即将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从容淡定经受历练
2013-06-04 15:52:20 来源:齐鲁晚报
-
又是一年高考时。面对厉兵秣马、志在必得准备高考的众多考生,笔者想起了三年前女儿的考试经历。作为学校唯一推选的种子选手,面试环节一路过关斩将很是顺利,应该说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心仪的校门,可就在笔试时由于过分紧张,以至于答题看错了位置,最终以两分之差与该校失之交臂。当时的郁闷之情可想而知。三年之后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是考试时急于求成太紧张,想进这扇门却进了另一扇门。另一个是很庆幸后来到改革开放前沿地上学,不但接受了很多新思想、新观念,尤其是和港台及国外便利的学习交流,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正从容地进行香港学校本硕连读。
女儿的高考经历印证了一种“克拉克现象”,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其实,“克拉克现象”并不奇怪,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因此容易怯场。许多同学落榜,并不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从而导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发生失误。可见考场不只是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考生有无良好心理素质的考验。
解决这个问题可从思想上努力,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引起考生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如考不好不能进重点大学、没法向父母交待等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影响了平时的复习和临场的发挥。因此,在临近考试时,考生要做到过程和结果的分离,即考生只要注重平时的复习,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就行了,至于考试结果则不要过多地考虑,不断提醒自己“只要自己尽力就行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喧嚣的高考,就像攒足了筹码的一次人生大转盘,几率与概率,偶然与必然,共同框定着每个考生的期望和失望。而这世界的多元,机会的均等,人性的彰显,在高考面前又显得迟滞式微。我们当然要努力,要为改变命运而奋斗。但在目前,高考只是一场考试而已。一者,高招录取率逐年攀高;二者,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高考的身份魅力逐渐降低,大学与饭碗之间的关联日渐模糊。显然,高考已经越来越难以改变个体的命运,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再者,“一流高校”的口号喊了N年,但高等教育行政化之弊积重难返,即使是人人期盼的重点高校,也仍然无法令众人满意。
高考是智慧的博弈,是学识的秀场,是人生的一次经历和历练,但不是命运的分水岭,如果能重新打量和正确评估今日高考的意义和价值,也许会获得一份淡定,更加从容地答卷。
上一篇:山东省4125名考生获高考加分资格
下一篇:高考菜谱没有鸡肉:三菜一汤 两荤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