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网评:大学生求职期望值要有“弹性”

2013-03-27 09:24:21   来源:大众网枣庄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到底有多难?看看这几年的公务员考试就知道了,20日,山东省公务员报名审核截止,已经公布的人数已达37.6万人,超过去年的37.3万人。其中,一个公务员职位最多有3000多人报考!

      与“公务员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招人难”。3月21日,枣庄市“群英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龙头路人力资源市场拉开了帷幕,这是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开展的专场招聘会。前来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多为一些中小企业,他们招聘要求学历在大专以上,给出的薪资待遇在1500元左右。对于这些学历要求不是很高且工资待遇看上去偏少的招聘单位,很少有毕业生前去咨询,这些企业纷纷表示“难招人”。现场就有不少求职者表示,他们的薪资期待值都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专业对不对口并不是特别在意,主要是这些企业“给的太少”,干活还不少,不愿意去。

      工资高低成了“第一要素”,这和社会上“国考热”“公务员热”现象是一个性质,即“实利主义”当头。这种“实利主义”让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过于追求眼前利益和实惠,过于看重一时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而忘记了最初的理想和追求,对自己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否与所用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早已经不再关心。

      当然,我们不能过于苛刻的要求毕业大学生们放弃对优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但大学生走向社会作为一个更为成熟的社会个体时,应该需要准确的定位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合理位置,转变对工作挑剔、期望值过高的态度。

      十几年间,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已经从曾经的“天之骄子”落入“凡间”,不再是绝对的社会“精英”,片面的去要求高工资,高的社会地位,是不现实的。

      按照当下的物价水平来说,1500元除去生活开支后确实所剩不多,薪资关系到现实生存,毕业生们的一些想法也可以理解。但是就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需要最大限度地去适应市场的要求,在未来发展和现实生存之间寻找平衡点,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把“是否能够在工作中学到更多,是否更适合自己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放在首位,第一份工作收入可以放在第二位。

      大学生应该增加求职期望值的“弹性”,能够根据环境与形势变化而改变。“就业难”不是找不到工作,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获得求职信息与指导的途径越来越广阔。清晰的定位、务实的态度、长远的眼光,才是大学生求职的路上的成功“利器”。

上一篇:卖家退出网站遭遇“冷暴力” 押金不退无说法
下一篇:枣庄环城森林公园绿道开建 6月10日前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