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大新城建设 六方面提升城市品质
2013-03-26 11:01:52 来源:枣庄日报
-
作为做大中心城区的不二选择,“大新城”建设始终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盼。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大新城空间梳理规划研究汇报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市已会同有关专家对大新城空间进行梳理规划,以“整合、有机、弹性”为空间发展目标,将从六方面提升城市品质,促进转型发展。
市第十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拉开城市框架,建设功能完备、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大新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推进薛城区、高新区、新城区“三区合一”,优化组团城市布局,加快同城化发展,增强“大新城”的承载和辐射能力。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高标准编制控制性详规和专业专项规划,深入推进“三区”融合发展。“大新城”概念的提出,对枣庄中心城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贯彻城市总体规划,实现枣庄转型发展。
立足于枣庄“三区合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和“山水之城”的城市定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大新城空间梳理规划,并制定了研究方案。该方案以“整合、有机、弹性”为空间发展目标,对大新城空间资源进行梳理统筹,规划范围包括薛城区、高新区、新城区三区城区部分,并包含张范片区,共计160平方公里。大新城空间梳理研究的重点包括六个方面:转型发展。从三区分立的空间布局走向统筹协调发展,以知识创新、服务驱动、公共配套为主导,使大新城成为转型发展的窗口;产业统筹。对不同等级、规模的产业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与布局,促进产业园区的二次开发;空间整合。从三区分散开发转变为有机集中,在大新城层面对公共服务、产业园区、居住片区进行综合统筹,依托高铁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战略性资源集中发展大新城;交通支撑。对区域联系通道、市级客运枢纽、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梳理和优化,通过骨干交通与交通枢纽点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发展;生态格局。从生态景观学角度对大新城区域生态空间和城区生态环境进行梳理,结合用地布局,将生态城市理念融入到大新城空间中去;文化旅游。挖掘枣庄文化特色,将大新城的文化、旅游资源纳入规划结构布局,打造“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