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城夜市形成“气候”存在问题也不少

2013-03-19 16:44:21   来源:鲁南在线   
      天气转暖,晚上出来活动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夜市也开始变得热闹。在市区内的光明广场、吉品街等地方,每到夜晚,俨然就是繁华的小商品市场,市民在饭后漫步夜市,购物休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近日,记者专门对市区内的夜市情况进行了了解。

      在吉品街,天一擦黑,李女士就已经开始在街头整理自己的服装摊子。开了多年服装店的她,手头积压了一批服装,赶紧想法将其卖出去,变成周转资金,一直是她的期盼。她说,白天店里的生意一般,一些积压下来的货不便于在店里面售卖,正好拿到夜市上来处理,价格当然要比原来的低许多。过完年她看到很多人开始在夜市上摆摊,便也将部分货搬到了街头。现在每天的收入还可以,累是累点,但付出有回报,还是感到很欣慰。她说,夜市摆摊和逛街的以年轻人居多,很多都是结伴摆摊和逛街,在玩中挣钱,在玩中消费,倒也其乐融融。
      
      在光明广场西侧的龙庭南路,记者看到路边上摆满了小摊,一个个摊主在自带的应急灯昏暗的灯光下,兜售着各式各样的小商品。这些商品大到服装鞋帽,小到针头线脑,可谓品种齐全,花样繁多。赵先生的摊子前围了几位年轻顾客,他卖的是袜子、发卡、手链等小商品。他说,妻子没工作,这是他下班后的第二职业,卖的东西都是批发市场进来的,小本生意,虽然利润很少,但总比在家里闲着强,一晚上摆摊四五个小时,挣几十块钱不成问题。

      在吉品街上的一个手机贴膜摊前,市民王先生正坐在马扎上,等着摊主给自己的手机贴膜。他说,因为白天上班较忙,还真没有时间专门跑出来给手机贴膜,今天恰好和朋友出来吃饭,看到摊主挑灯干活,也挺不容易的,就临时起意花十元钱给手机贴上膜。
      
      在光明广场和妻子遛完狗准备回家的张先生手里拿着好几双袜子,他说,袜子是刚在前面摊子上买的。春天到了,厚袜子不能再穿了,但为了一双袜子再去逛超市也真是麻烦,看到地摊上的袜子质量、价格都还可以,就一下子买了五双。他说,这些地摊还真方便,卖啥的都有,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当然其中伪劣商品肯定存在,但物美价廉还是很受市民青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的夜市市场红红火火,特别是到了夏天,许多街头、广场都自发地变成了热闹的夜市,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但不少市民也反映,夜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市民王先生认为,首先是夜市上有些商品的质量不过关,是名符其实的“地摊货”,一旦购买后发现问题,没法退换,就会引起摊主和顾客的争端。夜市的商品质量没法保证,还没办法维权,他在夜市购物时就曾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只好干吃“哑巴亏”。再者就是卫生问题,每天夜市散场后,地面上总会散落各种垃圾。特别是小吃摊,摊主和食客将残渣剩饭、塑料袋、方便筷随地一扔,污染了环境不说,也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少的负担。还有就是某些夜市摊点占道经营,影响了正常的交通,这一点令司机们很是头疼。
      
      王先生表示,目前我市城区内的夜市已经形成了“气候”,成为街头的一大景观。几年前城管部门也曾治理甚至清理过,但作为白天经济的一种延续和补充,夜市自有它存在的道理,不能一棍子打死,希望相关部门能负起责任,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夜市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滕州一小区物业耍花招 门禁卡也明码标价
下一篇:薛城学生跳蚤市场开业 600学生干"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