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网”省流量 贪小便宜吃大亏
2013-03-02 09:27:38 来源:枣庄晚报
-
在智能手机技术、网络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人们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现在,不管是吃饭喝茶,还是旅行住宿,人们习惯打开手机Wi-fi,搜索无线网络。免费无线,也成了很多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手段。殊不知,免费“蹭网”的背后也暗藏着巨大的玄机。
2月27日,在我市一家私营企业工作的杜先生拨打本报热线,向记者倾诉了他“蹭网”所遭到的损失,希望以此提醒广大市民,在利用高科技的同时,防止被居心险恶的犯罪分子利用,造成财产损失。
“蹭网”省流量,贪小便宜吃大亏
杜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都用智能手机,平日里Wi-fi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走到哪里发现有免费的无线网络,就想要“蹭一蹭”。“一方面无线网的上网速度很快,另一方面,也是想省点流量,在没有无线的地方用,要不一个月包的流量很难够用。”杜先生说。
据了解,提供无线上网服务现在已经成了很多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手段。在一些大型连锁休闲场所,商家大多会进行无线网络设置,方便顾客在用餐或者等待的时间里享受互联网服务。
杜先生说,自己经常出差到外地,一般住的宾馆里也都有无线网络,“蹭网”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一个习惯。可不知,就是这样一个习惯,让自己上了当。
“那天我在咖啡厅等客户,看到手机自动检测有Wi-fi,就连上了。我当时以为是咖啡厅的无线网呢,过了一会才知道咖啡厅的无线网需要密码。客户来了,就关上了网络。可是,没过一会儿,收到了一条银行发来的余额变动的短信提醒。幸好卡里的8万多元钱刚刚转出去,里面还剩2300多元零头,损失不是很大。”杜先生说:“我希望通过媒体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在使用免费无线的时候,要多长个心眼儿,尽量少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涉及财产隐私的操作。”
手机上网多留心,客户端更为安全
在了解了杜先生的遭遇以后,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利用不设密码的无线网络吸引手机用户正是一种骗术。不法分子设置没有密码的Wi-Fi吸引手机用户使用,一旦连上钓鱼Wi-Fi,手机用户的操作记录就会被复制,随后被相关软件破解。
据了解,用户的账号被盗分两种:网站加密性不高时,直接被不法分子破解;安全系数高的网站,如银行、支付宝等网站,黑客则会引导用户到山寨钓鱼网站,从而获取账号和密码。相较于层层加密的金融类网站,微博、QQ、邮箱、游戏等账号更容易被破解,用户在免费无线网络的环境中登录,也需格外留心。
27日,记者就这一问题咨询了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复大多相似,即只要是官方的手机银行客户端,不管是Wi-Fi、2G还是3G网络,都不可能被人盗走账户信息。另外,银行工作人员还说,网银存款被盗很大部分是因为钓鱼网站。部分用户随意进入支付网站,导致账户被盗。用户在使用网银、手机银行前,都应仔细看清网站来源及付款信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网络上这一领域专家给出的建议也是,使用客户端登录网银远比浏览器登录要安全的多。据悉,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两大手机系统: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没有“越狱”的苹果系统比安卓系统更为安全,因为苹果系统的所有应用软件只能从苹果商店下载,通过了苹果公司包括安全检查在内的一系列审核,而安卓的系统是开放的。
上一篇:枣庄幸福三区楼顶建房居民“堵得慌”
下一篇:东湖公园奇石馆前路面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