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电信诈骗出花样 警方提醒:勿漏个人信息

2013-01-22 13:42:34   来源:滕州日报   
      正值年底,各种骗术层出不穷,最近骗子又盯上了“网购族”。1月18日,市民高先生便接到短信,称他的包裹因藏有毒品被查扣。民警提醒广大市民,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着急,这是一种以“包裹藏毒”为名的新型电信诈骗案件。

      市民举报
      陌生女子称包裹藏毒

      1月18日上午,高先生手机收到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显示“您有一份邮件,由于地址不详,派件不成功,请速与我们联系:0632-2444775。”恰巧高先生有在淘宝上购买的东西好长时间都没到滕州,随后他与这个号码进行了联系。但接电话的却是一个南方口音的女性,该女子称高先生有一份从云南昆明发往滕州的包裹,因装有毒品被市公安局缉毒大队查获,要求高先生与公安局缉毒大队进行联系并报案。

      高先生越听越疑惑,自己明明在上海买的洗车的东西,怎么变成从云南发来的毒品了?带着疑问,高先生与快递公司取得了联系,经过客服查询,高先生的包裹处于正常派送状态。高先生这才醒悟,原来是一场电话诈骗呀!险些上当。

      记者体验
      骗子连环引诱欲套钱财

      为进一步了解这起诈骗活动,经高先生同意,记者以他的名义与骗子所称的“缉毒大队”取得了联系。接电话的是持南方口音的男性,该男子告诉记者,因包裹中藏有毒品要记者“配合调查”,并尽快与该案撇清关系,同时询问了记者持有的银行卡,以资金存在安全隐患为由要求记者与所谓的“银行监管中心”联系。

      随后,记者致电“银行监管中心”,一名男子询问了记者所持银行卡中的具体余额,并要求记者务必在一小时之内前往银行进行转账,否则将追究记者的法律责任。该男子多次向记者强调,因事关重大,不得对任何人提及此事。

      警方提醒
      切勿向对方透露个人信息

      针对这起电信诈骗的活动情况,记者联系了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据警方介绍,以“包裹藏毒”为名的新型电信诈骗案件,是电信诈骗新的表现形式,近期在部分省市连续发生。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篡改电话号码,虽然号码显示为本地区号,但是骗子实际所处的位置却未必就在本市。与此同时,他们利用受害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缺乏,冒充邮局工作人员、警方人士等,以“卷入毒品交易”等骇人听闻的字眼令受害人方寸大乱,丧失判断力,迫使受害人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将资金汇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并非法占有。

      警方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在接到此类短信或电话时,不要轻易相信,切勿向对方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同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以辨别真假,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一嫌犯潜逃多地 返回滕州参加婚礼被逮住
下一篇:枣庄西站将新增6个售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