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乡村美如画:滕州柴胡店镇新农村建设新画卷

2012-12-12 16:28:03   来源:人民网   
      造型别致的连片小楼,功能齐备的配套设施,郁郁葱葱的环村绿化带,宽阔笔直的街道,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走进滕州市柴胡店镇的广大农村,处处引人入胜,处处让人振奋。青瓦、粉墙,一幢幢别墅似的新居造型美观、色彩素雅。加上房前屋后的绿树映衬,让习惯了都市繁华的人们心旷神怡,纷纷停下脚步,亲近这山、这水、这风景如诗的世外桃源。
      近年来,柴胡店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把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村制宜,多措并举,农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农村文明和谐风尚逐步形成,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围绕“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目标,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面加强以“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两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一场”(文体活动场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前,柴胡店镇累计投入资金16368800元,硬化道路243890平方米,安装路灯772盏,开挖整修下水道34.4公里,新建垃圾中转站9个,垃圾池(箱)100个,配备村居保洁员55人,栽植各类苗木118600株,改水改厕改灶改圈2156处,清理“三大堆”450处,所有村庄都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98%的村通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100%的村级卫生室完成了标准化升级改造。坚持以农村沼气建设和太阳能应用为抓手,全面推进村庄环境建设。目前,柴胡店镇发展太阳能利用示范村14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34盏。
      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村级公共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平台。本着政府买单,村级管理的原则,为每一个村统一配备书橱、图书、报架、制度牌、书屋标志牌、藏书章、图书四簿,统一培训村图书管理员,统一组织图书上架等,使书屋建设不仅标准质量高,而且还减轻了村级负担,目前,柴胡店镇41个行政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收藏各类图书500余种61000余册,服务群众38000余人。新建了力源社区文化大院和卜掌村、后闫村文化大院,新上电脑10台,建起了村级电子阅览室,充实了社区(村)图书室,美化、净化、亮化了村文化健身广场,村文化大院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建了贾楼村文化健身广场,配健身器材9套,使柴胡店镇健身广场数量达到40个;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深化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倡树文明风尚,柴胡店镇率先在后闫村、葫芦套村先行试点,强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村内显要位置制作了以“爱、诚、孝、仁”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展板,设置了60周岁以上老人赡养提示牌,全方位、多角度营造出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启动了“四德工程”建设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先进典型评选分为五类,即:“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孝星”、“好邻里”5个层面。同时还开展了“文明户”、“文明一条街”、“农村文化广场”、“文明集市”、文明幸福村、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求知、求富、求乐、求美日益成为广大农民的追求和实践,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逐渐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上一篇:滕州市跻身全国“百强县”第25位
下一篇:台儿庄古城荣获最佳历史文化主题旅游项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