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评论:别忙着把"遮羞墙"一棍子打死
2012-12-05 14:57:06 来源:鲁南在线

近日,记者从甘肃漳县境内212国道经过时发现,沿线的部分村庄在路边竖起了一堵堵高约两米、用琉璃瓦装饰的墙,将路边农户的房屋遮挡住,部分墙体已经刷成白色。这些墙是今年10月份开始建的。“是公家(政府)修的,具体哪个单位不太清楚。”一位齐姓村民表示,这些墙是“扶贫项目”。村民们认为,这些墙“最大的作用就是遮丑,农民房子不好看。”
舆论和公众批评“遮羞墙”,是基于权力处于理想化
运行状态这个前提。可世人皆知,地方政府手中的权力普遍失控,处于消极无序状态,很难正常运行。基层的权力往往缺乏公信力,而诸如动员能力、服务能力也十分微弱,很难取得村民们的信任。漳县修建“遮羞墙”,说明基层权力还知道什么是羞耻,因此不应一棍子打死。
“遮羞墙”遮住了后面七零八落、脏乱不堪的房屋,因为基层官员认为极端贫困的村民影响地方的形象,更担心因此影响自己的仕途。与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贫困问题相比,“遮羞墙”花钱少,见效快,所以才会频频上马。
对权力抱有警惕之心是公众公民意识的进步,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批评和指责,还应找到“遮羞墙”背后权力扭曲运行的逻辑,逻辑若不改变,还会出现五花八门的权力“遮羞布”。对于基层权力来说,它更需要本地民众的监督,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制度革新,让村民能够广泛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只有当地民众说了算时,基层权力才不敢动用纳税人的钱追求一己之私,才不会只看着上级的眼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