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唱响“田园好声音”
2012-11-16 10:47:19 来源:中国滕州网
-
“有公德就无公害”,这是笔者在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之际,于11月9日走进“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市界河镇之后最深的感受。
滕州有多年种植马铃薯的传统,连续四年举办了马铃薯薯王评比大赛。目前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约占山东省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产量的三分之一、出口的二分之一,作为全国两季作区面积大、产量高、效益好的生产基地,创造了单产记录。滕州马铃薯荣获“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全国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
“做人要有良心,种地也要讲德行,要想让全国人民吃上放心土豆,就要把土豆种出道德来。”在界河镇陈马厂村,支部书记陈增如见面就打开了话匣子:“昨天,镇党委组织我们村支部书记收听收看了十八大开幕式盛况,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面对食品安全的社会挑战,我们农民也要有职业道德,应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以道德种田,收良心土豆。”
在陈马厂村村东刚刚收获完土豆的大田里,有一户村民早早就把有机土杂肥运到了地里,为春土豆种植备上了“农家营养快餐”。陈增如向笔者介绍:“这一户是我兄弟陈增坤的。人有脾气地有性,识不透了难耕种,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我们村家家户户种土豆,施的都是有机土杂肥。”
在界河镇西洋庄村,村支部书记杨洪信一大早就打开村里大广播向村民宣讲了十八大报告关于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重要性。笔者和杨洪信在村委会门口的大街上走了个来回,路两侧的墙上张贴着“厚德耕田、良心种地”、“种豆得豆、种德收福”、“土豆的春天、百姓的福祉”等宣传内容,充分体现了新型农村的村居传统道德文化。
“人心有好坏,种子有优劣。土豆不分公母,雌雄同株,但其病毒是属先天性的‘胎里带’。要治疗就像专家给人治疗‘不孕不育’症一样,给土豆优生优育,就是科学种田。天天走路学走路,年年种田学种田,会的东西也要创新,老把式也要学习。”鸿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修海向笔者讲起了自己通过多年实践取得的体验。安修海在农业部门的扶持下完成了《马铃薯保护地高效栽培技术开发》课题。经过茎尖脱毒、培养试管苗、微型薯生产、异地繁种、培育壮芽、开沟、播种、扎拱棚、破膜、除草、物理灭虫等生产环节,安修海总结出了向广大农户推广的八八六十四字马铃薯生产的妙方真经:种薯脱毒、品种优良、精耕细作、施肥配方、切块催芽、苗全苗壮、合理密植、大垄宽行、拱棚三膜、通气透光、水肥气热、全面营养、防病除害、株株健康、绿色有机、科学助长。
以道德种田,收良心土豆,消费者也会给一个“良心价格”。滕州土豆红了、火了,滕州土豆叫响了上海世博会。宏达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辉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因为讲道德,所以种地自觉,我们也因为有良心的土豆,所以自信不愁卖不出去。”加入王辉合作社的农户涉及10多个村,1000多户。王辉担负着这么多农户土豆销售的任务丝毫看不到一点压力:“我们社里的土豆主要销往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这两天老顾客徐文佩已经和我联系了,我们这里的土豆每斤比满洲里多出近两毛钱,在这种情况下,老徐还要搭上每吨480元的运费跑到这里来运土豆,因为‘界河无界、土豆不土’,看重的是咱土豆无公害的品质”。
界河镇老人王中,在镇党委的帮助下,在自家的老宅院里建起了“土豆文化馆”,整理出了土豆“论语”,编写了“土豆之歌”,研究起了土豆文化。
希望总在田野上。我养地、地养我,种地就是种良心,种地就是种自己,厚德耕田充实了乡亲的钱袋,良心土豆温暖了百姓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