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快开学了,你“被”高消费了吗?

2012-08-21 12:53:35   来源:鲁南在线   
       自本月中下旬起,各高校将迎来开学热潮,而大一新生已经开始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添置各种装备,新一轮的大采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家长也在这场“开学热”中忙得不亦乐乎。

      调查

      电子产品仍旧受宠

      近日记者发现,伴随着高校开学潮的临近,电子产品卖场、服装专卖店等地方出现了不少年轻人的面孔,数码电子产品成了新生们的宠儿,u盘、手机、电子书、相机和笔记本电脑尤其受追捧。
      “每年销量最高的两个时期就是过年和学生放假的时候,尤其是暑假的那两个月,手机销量都会比平时多一倍,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即将步入大学的准大学生。”君山路一手机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走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学生在购买手机时更青睐于集通话、网络、个人信息管理和独立操作系统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手机。同样,那些外观精巧、款式新潮的电子产品也吸引了大多数学生消费者的目光,至于价格多少很多学生并不在意。
      在青檀路一家电脑专卖店,一位营业员向记者介绍说:“现在买笔记本电脑比较多的一般都是学生,尤其是男生对电脑配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本上消费是在4000元到5000元左右,也有个别比较高的在7000元到8000元。”

      追求个性是主要目标

      在这场因开学形成的经济热潮中,品牌也成了学生消费群体另一个竞相追求的目标。很多学生在购买手机时会首选苹果,服饰也是不断向品牌看齐。据了解,个性、新潮、时尚也成了学生们在选择商品时的主要标准。“我买衣服一般都是看哪个牌子的衣服更时尚就选哪个,没有特别固定的牌子。”在吉品街购物的小李告诉记者。

      “开学热”带动交通和旅游

     “开学热”带动交通和旅游  在添置装备的经济热潮之后,便是交通暖流和旅游热潮。“从往年送学生的情形来看,一名学生来校,两位家长陪同是最常见不过的现象;而四五位亲朋好友组成的‘亲友团’也是屡见不鲜,送孩子远行报到可谓是全家总动员,所以孩子带再多的东西也不显得多了。”市区某火车站点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由于新生凭录取通知书购买火车票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大部分家长会首先考虑选择乘火车出行;而对于一些火车不能直达,路途又不是很远的学校,也有家长表示愿意开私家车送孩子报到。此外,不少新生的家长表示,希望在帮孩子完成报道任务后,能够顺便在学校周边游玩。

      你说我说

      该不该让孩子“被”品牌消费?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孙浩 私企老板

      孩子们寒窗苦读十余年,现在终于要跨进大学校门,也该适当地享受一下生活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电子产品和追求品牌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也未尝不可。
    现在的社会追求多元化发展,孩子们也都比较注重个性和潮流,如果周围的孩子都用这些所谓的高端和名牌产品,自己的孩子在别人面前岂不是很没有自信,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陈先生 学生家长

      今年给孩子买了手机和电脑,主要考虑到联系起来方便,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没有电脑还真不方便,平时想孩子了也可以视频聊天。大学不比在家里,别的孩子都有的东西也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有,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不过,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什么都是名牌,那一般家庭还真消费不起呢。
      孩子今年考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一共一万多,再加上买箱子、衣服等各种生活用品,感觉这个月的花销确实挺大的。报到的时候我们是打算一起去,首先是东西比较多,孩子一个人拿不了,我们也不放心,再者正好一家人也可以在那边逛逛。

      消费是为了“门面工程”
      刘佳 大三学生

      我觉得现在大学生的品牌消费主要是为了“门面工程”,所以学生用品追求品牌是一个趋势。从我的角度考虑,我也认为这个门面工程是必要的,但是过分追求就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也会给自己带来压力。
    品牌消费的观念可能不正确,但它可代表着当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当然,前提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高端、名牌都抵不过实用
      杜莹 大一新生

      我周围的好多同学都买了新手机,不少买的还是3G智能机和苹果机,我的手机是去年买的,现在还能用就不打算买新的了。我觉得手机能通电话、发短信、浏览网页就行了,没必要买带有那么多功能的高端手机;再说,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一旦有新的机型出来旧的可能就不想用了。我现在正打算买一台数码相机,因为感觉大学里假期会轻松些,出去玩的时候可以多拍些照片。
      现在我也准备了长袖衫和外套,但不打算买品牌衣服,我对品牌方面的要求一直不是很高,基本上是看款式吧,只要款式合适就可以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黄女士 退休教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没有手机通话、电脑视频,不懂什么是衣着的个性、时尚;有的只是书信联络,粗衣布鞋……或许时过境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生活水平去衡量现在的消费水平,但是一张口就是iPhone、iPad3,一上身就是各种名牌。各种高端电子产品和名牌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盲目攀比和虚荣心理。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创造的优越环境中,只知生活衣食无忧,不知一切来之不易;人人都梦想着成为“高富帅”或“白富美”,而不愿去做“创二代”。他们思想里更多的是一味地追求物质的丰富,在向父母索取的同时却忽略了父母的难处。

      应适当引导理性消费
      周骏 我市某学院 教师

      对于开学经济热潮带来的高消费,或许无法避免,但是可以做到尽量减少。在购置物品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适当予以引导,向孩子们传递一种注重实用性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在为孩子创造理性消费氛围的同时,也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与此同时,要与孩子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当他们一旦有盲目攀比和虚荣心理时一定要引导,而不是竭力去满足。
      大学生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最不能挣钱,却最能花钱”的一个社会群体。这和他们在父母一味地宠爱下尚未涉世处事,独立生活能力不足有关,此时父母要做的就是要锻炼他们学会理财。

上一篇:第六届中国(枣庄)针织文化衫交易会开幕
下一篇:薛城700余瓶假哮喘药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