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滕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农字更精彩

2012-07-17 10:52:47   来源:滕州日报   
      “去年种植莲藕让俺着实赚了一把。今年,俺又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争取比去年挣更多钱!”近日,在滕州市滨湖镇人民庄村,庄稼人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赵成义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这样说。赵成义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户,近年来,他通过种植莲藕等特色农产品,年均收入1.5万余元,逐步走上了富裕路。 
      在滕州市,像赵成义一样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致富梦想的农民数不胜数。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5年来,滕州市积极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保护农民经济利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695家,入社社员达4.25万户,呈现出组建方式多元化、区域分布产业化、合作空间开放化、服务领域全程化的特点,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全市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
      在滕州市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的龙阳镇,滕州市益农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可谓赫赫有名。今年,这家合作社通过实施“农超对接”,与大润发等大型超市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社员通过合作社销售的产品价格高出市场平均价1000元左右。合作社负责人苗桂喜说,实行规模经营,成本低、产量高、销路好,提高了农民抗风险能力。这笔账,每一个入社的农民心里都算得清清楚楚,也成为他们积极入社的动力。
      在滕州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例子有许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我市因地制宜,把各镇优势产业的养殖大户、种植大户、技术专业户等按自愿、民主原则组织起来,实行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产品,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办成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情,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市合作社已累计带动农户9.89万户,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33个,占合作社总数的43.93%;全市合作社已建成冷库23座,能够贮藏农产品12万吨。
      近日,在张汪镇太和香菇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在修整大棚,为一个多月后的新一季香菇种植做准备。合作社负责人钟家贺说:“上一季,社员每户收入达到10余万元,现在大家伙儿种植香菇的积极性特别高!”近年来,这家合作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带领广大农户大力发展香菇产业,产品销往烟台、徐州、连云港、开封、淮北等几十个大中城市,成为我市有名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
      张汪镇太和香菇专业合作社是滕州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代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产业大户或购销大户牵头组建,这些“致富能人”充分利用自己市场信息灵、销售渠道稳的优势,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产品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2011年,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比不入社前增加了5968元。
      “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要实现这一目标,势必要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对此,市农经部门积极加大宣传力度,每年利用《滕州日报》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典型,整理编印了500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果集》,发放到镇街、部门及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引导发展一批、规范改造一批、扶持提升一批”的思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促进合作社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实施典型带动,培植合作社示范典型70家。
      滕州市积极实施政策奖励,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学习、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市政府还设立了300万元“滕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金融部门贷款时,向金融部门支付的风险补偿和合作社短期还贷周转金。通过扶持发展,目前全市已建立150个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基地。

上一篇:国土资源部财政部领导视察台儿庄古城
下一篇:枣庄市丽薇舞蹈专场汇报演出在薛城区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