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
2018-04-05 17:53:26 来源:枣庄网整理
-
3月19日,那只叫做Sudan的犀牛去世了。
他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部白犀牛,45岁的他经历了太多波折。他的一生,都被迫和人类的规则共生。

他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尽情感受自然的馈赠。然而从出生起他便被捕获,一生都不得不在人类的保护下度过。
他曾被安排和另外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交配,人们期望能够延续这一物种的未来,然而年龄太大的他,并不能如愿完成交配的“任务”。
最终,这个世界还是没有迎来新的北部白犀牛宝宝的诞生。

他活在人类的贪婪之下。他躲过了无数偷猎者的枪口,活到了45岁的高龄。然而在偷猎者眼里,这份稀有性却使得他的“身价”愈加高贵。
他的犀牛角是黑暗中无数人的“宝物”,为了保护他,人们用手术移除了他高贵的角,期望能让偷猎者们死心。
就算如此,他还是需要得到特殊关照。他配有24小时的保镖,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保护之下。

可是再多的保护都不能使Sudan摆脱年龄的增长带来的衰老。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身体衰弱带来的并发症彻底摧毁了他的躯体。
在饱受身体衰弱带来的摧残后,负责Sudan的兽医小组最终决定对他实施安乐死。
就在3月19日,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庞大却脆弱的生命经历了无数波折,他没有享受到自然的馈赠,却最终要回到自然的怀抱。

北部白犀牛最繁盛的时候,种群多达500头,80年代的猎杀使他们的数量锐减到15头。
之后虽然有着短暂的数量回升,但是极度猖狂的狩猎把这个物种逼上了绝境。
到2015年初,北白犀的数量仅剩5头,随着高龄犀牛接连病逝,如今的数量仅剩3头。

Sudan的离去意味着,北部白犀牛这个物种再也没有了雄性个体的生存。
而随着另外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年龄的增长与衰老,物种灭绝基本已是事实。

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Elodie Sampere回忆说,Sudan是一头温柔的犀牛。有人可能会害怕他巨大的体型,但是工作人员都深知他的温和。
如今,这份温和却永远无法再重现。

研究人员收集了他的基因材料,希望能通过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让北部白犀牛重新繁盛。
那一刻离我们还有多久,目前仍然是未知数。
世界野生动物救援协会的CEO,Peter Knights说,希望能以这一悲惨的逝去为契机,促使人们通过一切手段结束犀牛角的贸易。
然而,这样的设想却只是美好的愿景。

由于利益驱使,犀牛被大肆捕杀,偷盗者不惜一切手段夺取它们身上的犀牛角。
每一年,成千只犀牛在痛苦中死去,平均每8小时就有一只犀牛丧生。

它们被硬生生地挖掉角后,很多就被扔在野外最后流血致死。一些侥幸活下来的犀牛在反复经历伤口的感染后,最终还是痛苦地死去…

不久前,南非一处国家公园里,一只犀牛妈妈惨遭偷猎者杀害。

它的宝宝一直绕着倒地不起的妈妈,想要呼喊妈妈想吮吸妈妈的乳汁,妈妈却始终没有反应。

救援人员拍下了这令人心痛的一幕,而这,已经是南非一处国家公园过去1个月以来被猎杀的第11头犀牛


偷猎者拔下的犀牛角被加工成首饰、装饰品或是制作成粉末,进行走私,只为了满足需求者们的欲望。

一些亚洲国家相信其中子虚乌有的药用价值,会将犀牛角制成传统药材;而在一些国家,犀牛角被看作一种身份的象征;还有一些地区,会用犀牛角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尽管相关组织一直致力于保护他们,驱逐偷猎者、紧急治疗、设立保护区…但这些措施却依然阻止不了狩猎与死亡。
近些年,犀牛角在黑市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偷猎者捕杀犀牛的欲望和速度疯狂提升。
年复一年,猎杀行动变本加厉。

这样的悲剧还在继续,非洲的黑犀牛、亚洲的爪哇和苏门答腊犀牛,至今依然是“极度濒危物种”。
伦敦动物学会的犀牛专家表示,如果这样的猎杀率持续下去,5-10年内,野生犀牛将不再存在,我们就只能在管控严密的人工饲养环境之下看到犀牛。

为了打击犀牛角贸易,所有缴获的犀牛角都会集中焚烧,保护者们希望借此向人们传达,犀牛角属于犀牛,而不属于人。
熊熊烈火中,这场与贪欲和利益的战斗还在继续。

就在我们的眼前,又一种动物死在了某些人的贪婪和野心之下。
而只要需求还存在,这场可悲的杀戮,就永远不会停止…

上一篇:重磅!中国对128项自美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清单)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发布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