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少将批影视剧俊男靓女歪曲中共地下工作历史

2013-12-23 17:13:38   来源:新华网   

      徐焰说,世界上的隐蔽斗争有一个共同的活动原则,便是要求“普通化”而力戒“特殊化”。西方情报界有句名言:“不像间谍的人是最好的间谍”。周恩来1928年为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规定最早的工作准则,便是“尽量职业化、社会化”。地下工作人员的着装和日常行动都要求同社会上普通群众相近,既不要过于出众引人注目,也不要太穷酸招人讨厌。当年的地下工作人员接头,选择高档娱乐场所恰是大忌,因那里是敌方上层官员和警特愿意出入之地。隐蔽工作的纪律之一,又要求外出人员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坐在漂亮女人身边,因敌特出于本能愿意盯着美女,对她们身边的男人自然也会引发兴趣,很容易引来盘查和关注。按照通俗的解释,混在人堆中就找不到,见过面后就没印象的人,才是地下工作者的最好人选。

      十年内战时期国共之间隐蔽战线激烈较量

      徐焰认为,国共之间隐蔽战线较量的第一个阶段,是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内战时期。这一阶段总的斗争形势便是共产党在地下秘密发展力量,国民党则动用政权力量全力予以追捕剿杀。从1928年至1930年上半年,白区的中共地下党根据周恩来提出的隐蔽发展力量的原则,党员曾发展到19万人,在秘密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情报工作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惜随后指导方针发生了“左”的错误,把工作重心放在不切实际的武装暴动方面,结果暴露并损失了绝大多数组织,到1936年白区地下党员的数目降到3000人左右。

      1928年至1931年间,周恩来是中共隐蔽战线的总负责人。他在上海等地的斗争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秘密工作方法,强调组织要隐蔽、精干、少而密、单线联系,在活动中尽量职业化、社会化,以公开身分作掩护。“利用合法掩护非法,合法与非法巧妙结合”,“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绝对分开”等原则就是这时提出的,为中共隐蔽战线工作奠立了正确的思路。

      这一时期中共中央的建立特科,由向忠发、周恩来、顾顺章领导,实际是周正、顾副。特科采取了直指敌人要害的“打进去”和“拉出来”的工作方式,不仅把国民党特务机关在上海的特派员杨登瀛拉出来为己服务,同时又派称为“龙潭三杰”的钱壮飞、李克农、胡底打入国民党中央调查科。钱壮飞因精明能干还被特务头子徐恩曾任用为机要秘书,曾用照相机翻拍了他深藏在内衣兜中的密码本,使国民党的绝密通讯大都能被破译,掌握围剿红军的计划等情报。不过在顾顺章叛变和周恩来赴苏区后,特科受沉重打击,中共中央在上海也不能生存,被迫转移到江西的农村根据地。

      从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不断膨胀,由建立中央调查科(中统的前身)发展到建立复兴社(后来成为军统的前身),成为监视社会生活的庞大恐怖机构。蒋介石利用特务成功地拉拢、收买和瓦解了多数地方军阀,对中共的隐蔽斗争却一度居于下峰。自1931年春顾顺章叛变后,国民党特务改变了斗争策略,实行“自首自新条例”,大力利用叛徒,并加强搜捕力度。此时留下白区的地下党组织仍继续执行盲动路线,至1934年全面遭受破坏。刘少奇在1936年从陕北前往北方局恢复白区工作时,从理论上清算“左”倾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提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应采取以防御为主的方针,尽量利用一切合法的斗争方式和合法的组织形式,才使白区地下党的工作得到部分恢复。

      抗战时期中共形成成熟的地下工作原则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为地下斗争提出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当时国共两党虽然在对日作战中形成战略上的合作关系,国民党当局仍不承认中共组织在国统区有合法活动地位(只有个别谈判代表除外),并把“防敌(指日本)防奸(指共产党)”作为秘密斗争的基本指导原则。徐焰概括说,这个时期,国民党军统、中统在对日本进行秘密战的同时,将中共地下组织当作第二位的打击目标。

上一篇:中共将派多批海外宣讲团 解读三中全会精神
下一篇:外媒称中共首波反腐将结束 第二波春节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