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山东女汉子抗衡中石化:不甘被欺负曾给总理写信

2013-12-10 09:54:49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68岁的刘爱英用13年时间试图为自己的企业撬开一丝活路,她的抗争执着却无力。

      1999年,在以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亮相后,刘爱英便开始以一己之力“拯救”山东地炼,为夹缝求生的企业奔走呼号成为了她最普通的工作。“当时希望把山东地炼企业整合成一个新的主体,以抗衡国有大石油公司的不断压迫。”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面前,操着当地口音的刘爱英,丝毫没有掩饰山东人的心直口快。

      2012年4月28日,本该出席公司成立13周年庆典的刘爱英却没有到场,这不仅是因为其名片上的头衔已从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变为了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的努力终究落空了,一度在刘爱英头脑中闪现的“山东石化集团”也最终不过是为了获得话语权而诞生的纸上计划。“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40多年了,当时厂长们都投票选我出任董事长,就是为了解决进口原油和销售的问题。”刘爱英回忆当初不无遗憾,坦言自己的好人缘并没带来好运。

      随后一年多时间,“不信命”的刘爱英仍倔强地穿梭在企业和政府间。有人笑称,她应该是中国所有行业协会会长中,年纪最大也最负责任的“女汉子”。

      直到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全国工商联和部分民营石油企业对民间投资进入石油领域的意见和建议。让这位处于职业生涯低谷中的女会长激动地跳了起来,“付出总算有了一点回报。”

      据刘爱英回忆,当天座谈会的主要议题就是民营企业原油进口使用资质问题,其间一共有4场分组讨论,每场都长达1个半小时:第一场是听取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在内的央企意见,第二场是听取地方炼厂的意见,第三场是听取科研机构、地方协会和专家的意见,第四场是听取地方政府的意见。

      看似平静的讨论却深藏波澜。除了参加第三场讨论外,刘爱英四处打听其他几场讨论的结果。“除了央企反对外,其他都偏向支持民企。”最终出现了3比1的比分。

      不久,国家能源局就向有关部门和企业下发特急文件《炼油企业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条件(征求意见稿)》,开始设计地炼进口原油的分配原则和方案,并要求10月21日反馈书面意见。为了引导更多地炼企业加入,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要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原油计划指标,放开对山东省地方炼化企业加工进口原油的限制,给予1000万吨/年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

      与此同时,一些内部权威人士也不断放出消息,估计最终方案可能比较接近上述草案,最快有可能于11月份出台。甚至包括“两桶油”的高层也透露,中央政府对石油领域的开放将远远超乎市场预期。

      胜利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但眼看时间的脚步就要迈入12月份,刘爱英有些坐不住了,因为几乎在一夜之间各种曾激起刘爱英胜利感的方案就“一点消息也都没有了”。怕出差错的刘爱英在多方打听下,才发现自己吃早了定心丸。据她了解,国家能源局出台文件后,该方案就立即遭到两大石油集团的强烈反对。“原来限制地方炼厂进口原油,单靠加工燃料油,他们就能生存。如今给他们原油,生活得岂不更滋润了。”这一明显的打压逻辑也让刘爱英逐渐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原油不是那么好拿的。”

      其实早在8月份,国务院就批了1000万吨原油指标给民营企业,但此方案至今也迟迟落实不下来。这一事实也恰恰印证了刘爱英的担忧。“只能等着”,在记者面前,刘爱英几乎是从嘴中挤出这四个字的。

      其实,早在地炼诞生之初,就曾被贴上“私生子”的标签。很多地炼在建立时并未经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他们在石油产地周边或靠近港口地区,以沥青厂、燃料油厂的名义建立,配上几套炼油装置便开始“大干快上”地炼起油来。

      山东地炼一直是中国石油(8.12, -0.04, -0.49%)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曾因“小散乱”的不规范生产,一度差点被“上面”灭掉,也因势力不断壮大使竞争对手怒改游戏规则。它们的身份也相当复杂,既有国资,也有民营和外资。人们为了区别它们和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给了他们一个称号“地炼”,即地方性炼油厂。

      地炼发展至今已超乎大部分人的预期,而重压其上的石油行业垄断也从未消失。地炼与国有石油企业两者间“既合作又竞争”的暧昧关系,也让一场场“爱恨纠葛”的起义与狙击不断上演。

上一篇:巴西称中国卫星或已坠回地球 外媒称失误罕见
下一篇:广州近百人持砖头木棒打砸医院 家属称院方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