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俄要持之以恒相互支持
2013-10-23 08:25:37 来源:新京报
●国际合作
双方指出,反对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动辄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
●战后秩序
双方认为,《联合国宪章》以及其他国际法律文件所确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成果不容篡改,呼吁各有关国家共同致力于强化互信、友谊和合作的氛围。
■ 背景
三大邻国总理同期访华有何深意?
专家认为中国新领导层更加重视周边外交;日媒称中国努力突破日美“包围网”
22日,俄罗斯、印度和蒙古三国总理同日访华,引起普遍关注。三国都是中国重要的邻国,与中国有漫长的边界。这样的安排应是日程巧合,但也能折射出中国外交新动向。
专家称中国周边复杂因素增多
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重中之重,中国新领导层对周边外交更加重视。
本次中俄总理会晤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中俄总理首次会晤。印度总理辛格访华是他时隔5年后再次访华。蒙古国总理访华是该国政府换届后新总理首次访华。
这样的安排引起了很多揣测。日本媒体分析称,在日美等国正构筑对华“包围网”的背景下,三大邻国首脑齐访华是中国加速周边外交的步骤。
时殷弘分析称,这种安排一方面表明中国重要性非常突出,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外交新特点有关。印度、蒙古虽与中国有些摩擦,但都在经济上部分依赖中国。同时,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声望日隆,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对其本国外交也是一种提升。
时殷弘说,近几年,中国周边外交比较困难,复杂因素有所增多。但是,中国新领导层对周边赋予了更高重视,明显表现出有意识改善周边外交的愿望。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第一次出访的国家都选择了周边国家。习近平今年外交布局的“收官之作”也是周边地区——东南亚。
外交新特点吸引邻国提升对华关系
时殷弘说:“中国外交正表现出的一些新侧重和新特点引起有关邻国注意,也引发了有关邻国、包括与中国有矛盾的国家从各自利益出发,争取提升和改善对华关系的愿望。”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三大邻国对华意义何在?
俄罗斯、蒙古和印度是中国北部和西南部三大重要邻国,建交时间都超过60年。
上一篇:北京公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下一篇:三星手机售后因地而异 消费者遭痛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