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话语权大战:越菲学者挑衅中方主权声索
2013-09-12 17:22:32 来源:人民网
-
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研讨会不仅给各国学者提供交流场合,也成为各方争夺“话语权”的重要阵地。《环球时报》记者常驻东南亚国家近3年,曾多次赴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参加涉及南海问题的国际会议。这些会议有的“防”着中国记者,有的则很开放。通常会议的规模都达到200人左右,与会者的交流甚至交锋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防”得最紧的要数2011年6月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举办的“南中国海与联合开发”闭门会议。近200名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的官员和学者出席会议。为让与会者畅所欲言,主办者明确告诉记者“不能进入会场”,因为“许多专题讨论小组成员表示,只有现场没有媒体参会,他们才会出席会议”。
在新加坡的这次研讨会期间,《环球时报》记者只能利用会议休息和午餐时间采访与会者。一些来自律师事务所的与会代表听说记者来自中国,多流露出复杂神情并拒绝接受采访。来自石油、天然气企业的与会代表则希望报道时不要透露他们的真实姓名。有的与会者还说,很多外国学者的发言都是想批评中国,很少有外国学者愿意替中国说话。一名中国学者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太弱,在南海问题上尤其如此。”
上一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将推出移动客户端
下一篇:中国致力六大区域外交 打造新型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