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司马南:不是“大师”们多高明而是傻子太多

2013-08-17 09:17:56   来源:华商网   

      监管缺失,该管事的部门不管事。“大师”的盛行离不开媒体的推波助澜。像国内媒体往往模糊了广告与新闻报道的界限,把医学讲座、报道做成了“神医”的广告。

      “大师”的套路 自封 包装 忽悠

      在官方简历上,张必清是诸多“世界级”组织的领导者。在“奇经疗法”官方博客中,有一篇今年4月发表的题为《弘扬中医文化盛世关爱健康—中医药发展的代表人物-张必清》的博文,该文章称张必清为“教授”,并集纳了张必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雷洁琼、卫生部原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佘靖、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光英等人的合影。在张必清之前,各类“大师”也都有耀眼的光环,但后来均被证明子虚乌有。

      华商报:骗子成为“大师”,是否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套路?

      司马南:所有“大师”无一例外都是自封、讹传、金钱包装出的产物。张必清的骗术和王林、严新等“大师”如出一辙,都不高明。过去我们揭露的“神功大师”大多声称有特异功能、气功,现在社会对气功和特异功能大师警惕性比较高,所以“大师”们开始改头换面。他们虽然不说自己有特异功能,但总是有另一种的“神功”。

      张必清“神”在:他自己搞了一套独立的“医疗体系”,自己当“学术带头人”,宣称对各种病均有奇效,看病不用诊断,电话里一听描述就能开方子;他本身只有小学文化,但却以“教授”的名号到处招摇,“担任”各种“国际”、“中国”开头的医疗协会、组织的负责人——据我所知,此前有很多人从事这方面的行骗,在香港交5000元即可注册一个机构,写“联合国”开头的都行,分分钟拿执照。

      此外,媒体也参与“造神”,张必清在广播中问诊、上电视节目宣传“医术”,报纸上也都是他的广告,甚至他办的一些活动,政府工作人员也会出席,为他撑场子。

      方舟子:“大师”们的套路大同小异。首先是要“敢吹”,和张悟本、刘弘章等一样,张必清也很善于包装自己,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也没进行过系统的医学学习,但却自称“教授”,自封“主治医师”、自吹“国宝级中医药大师”,还有许多“国际”协会的负责人名号,我去查过,根本不存在。这些头衔有的是他买的,有的直接就是自己胡编的,目的就是把草莽出身的自己包装得光环笼罩。

      其次是要迎合市场的需求,投其所好,我国的传统是讲究养生,即使是穷人也知道要“进补”,但人们讲究养生时并不是讲科学的方法,而是想走捷径,希望有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只要照做就能不生病或什么病都能治。张必清等“大师”们其实就是利用人们的投机心理,推行他的“奇经”。

      只是吹还不够,还要能提出一个标新立异的观点吸引人,最主要的就是要把人吓唬住。所以张必清也提出许多概念,什么“病从颈生,治病从颈”、“有胃病要治胆”等,就是为了耸人听闻。

      再加上背后的推手,形成产业链,一个个“大师”就是这样产生的。

上一篇:中储粮河南多个粮库骗7亿粮食资金 110人涉案
下一篇:许其亮强调全军整风:坚决听党指挥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