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教授: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涉嫌犯罪
2013-08-02 18:19:28 来源:人民网
另一个差异,西方走的是议会政治的道路,政党要轮替,这就意味着军队不可能随着政党的轮替而改变领导者。当然,西方的政党轮替,不是轮替的制度,而是执政理念。这决定了其军队也没有跳出政党政治,但表面上它是不隶属于某一个政党的。我们国家是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既是军队所谓国家化,国家还是在党领导下进行建设,还是党的领导问题。
所以,两个差异决定了我们只能按自己的领导模式建设。从精神力量角度来讲,我们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西方军队的战斗力,多来自于宗教信仰和职业精神,上战场的时候,牧师带着士兵祈祷,战斗中恐惧到极点,胸前画十字架。中国社会没有宗教传统,军队不允许信仰宗教,这就决定了宗教信仰不是精神支撑力,职业精神,我们处在挖掘过程中,还不足以产生更大的支撑力。所以,离开党的精神灌注,这支军队将失去战斗力,很有可能像国民党军队一样,抬着光洋烟土上战场,以激励士气。
另一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需要挖掘新的精神力量的增长点,突出的是职业精神,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
[网友ggx199092]:军队思想作风建设的主体是军队,军队作风与党的作风、与干部作风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对于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而言,有什么鲜明特点?
[公方彬]:总体来讲,军队的作风建设和党的作风建设是一致的,因为军队也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是党的工具。这就意味着党的作风也就是军队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它也是军队的。要说军队有什么特有的、独到的,我觉得主要是牺牲度更高。我们经常讲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社会大众都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这是法赋予你的,也就是要不要冲上去,决定于你的道德感,你可以逃避。包括党员和党员干部,我们要求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但这不具有强制性。军队不行,军队作为牺牲度更高的集团,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只有命令下达,明知死亡,你必须扑向死亡,这既是道德的倡导,也是法的迫使。这就是军队的鲜明特征。
[网友生活源于生活]:纵观近代以来,从清政府的八旗绿营到曾国藩的湘军,从李鸿章的淮军再到丁汝昌的北洋水师,从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到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他们之败败于风气败坏,而我军之胜胜于军纪严明。能跟我们分析一下成就我军军纪严明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公方彬]:我军的军纪,它严在哪里呢?严在独有的支撑基础,也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有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自觉性大大加强。任何军队都有军纪,我们讲铁的纪律决定部队的战斗力,任何军队都认识得到,为什么我军的纪律性更强,就是因为在管理领域的纪律基础上还有政治纪律、作风纪律,当年红军时期,毛泽东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看下纪律的内容,实际上关注的焦点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有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官兵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得到了强烈的激发,自觉性加强。假如以管理为特征的纪律,冷冰冰的话,注入了党的精神内容,价值追求的纪律,就有了生命力,就变得鲜活、生动。因此,也就得到了更好的遵守。这里需要补充一点,我们在肯定我军纪律更强的同时,也还要客观认识到现在随着长期的和平时期和社会环境也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也是群众不满的一个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需要伴随党中央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军队的一系列教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揭示矛盾,进而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