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评首都机场爆炸案:以暴易暴不会得到正义
2013-07-31 09:12:13 来源:央视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 温道军: 您好。
白岩松: 你怎么看待刚才我谈到的这两起案件,也是大家其实在谈论很多的这两起案件,以及他给我们的警示是什么?
温道军: 我认为,这两起案件的性质,非常恶劣,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具体来分析呢,我想两起案件的共同特点是一是触犯了法律,确切的说,是触犯了刑法,二是突破了道德底线,三是行为方式及其恶劣,大家想一想,无论是在机场这种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区域,引燃爆炸装置,实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还是像无故的幼儿和群众下毒手,滥杀无故,的都是为我们文明社会所不耻的,法律所禁止的,道德所唾弃的,因此毫无疑问,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犯罪行为,于情、于理、于法,都应当受到一致的谴责,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白岩松: 其实我们也注意到,在这两起案件发生之后,尤其是头一起案件首都机场的爆炸案在发生之后,也会有一些人,突然混淆了这种暴力行为,尤其是犯罪和所谓的这个正义之间的这样的一种界限,甚至把他合理话,想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在这个时候,暴利就是暴利,犯罪就是犯罪,在这一块不能有这种任何的妥协,千万不要把这个界限给弄歪了,接下来我们要去关注,那么从公安部7月25号的这个部署到北京,昨天,这个电视电话会议强调百日的专项整治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行动,将给我们的安全感增加多少,我们将继续关注。
解说: 7月25号以来,公安部召开相关会议,重点部署开展夏秋社会治安整治工作,对象是暴力公布活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等严重刑事犯罪,由此一场自上而下的拉开序幕。
应该说,公安部此次部署,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因为从今年夏天以来,从厦门到广西,从北京到深圳,严重的突破暴力案件,在各地都有出现,其中昨天被批准逮捕的首都机场爆炸案犯罪嫌疑人冀中星,其个人行为,尤其被公众关注,7月20号周末的首都机场,人群川流不息,人来人往之中谁都没有想到,33岁的冀中星引导身上的炸药,当有人意识到不对劲时,危险已经来临。万幸的是只有冀中星本人和一名民警受伤,周边乘客未受波及,而随着这一声惊天巨响,舆论也知道了,冀中星八年前在广东观东莞打工时,和治安队员冲突,身受重伤的遭遇。
声音来源:冀中星的哥哥: 我弟弟说,当时被打的第一棍他知道,打完后他就昏过去了。他醒过来就在医院了。
解说: 八年中冀中星不断寻求解决途径,却始终未果,而媒体报道中,冀中星在引爆炸弹前,曾反复对周围人喊快躲开的细节,也让这起严重的暴力事件,有了一些偏离了主题的解读。不过徐昕教授也表示,冀中星的行动,客观上妨碍的公共安全,对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行为,我们应坚决反对,因而在道德上,可以宽恕,法律上仍需要出发,以避免更多的人效仿。话音刚落,7月26号北京警方对外披露,当天上午,就有一乘客带着剪刀和水果刀,劫持一辆出租车,欲到机场闹事,在出租车的配合下,警方迅速将嫌疑人控制。面对今年夏天出现的一系列事件,一篇来自《人民日报》的评论则指出,或有冤屈,或有疾病,但个人不幸的际遇,也不应成为暴力的理由,弱者挥刀是向更弱者砍去,如果让隙地与同情概过谴责,我们终将失去公共安全这个生存必需品。
白岩松: 比如说有标题,就会把冀中星的这样的一个行为,称之为极端的维权,其实这个说法完全的可以商榷,这是一种极端的暴力,而且伤害的是整个的公共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潜在的受害者,在《人民日报》的这个相关的评论当中,也强调了,制度的缺陷,对每一个公民而言,追缺陷与官员的失范,自己的冤屈与他人的堕落,都不是讲法律尊严弃若敝屣的理由和借口,以暴易暴,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公平正义,而叫好者本人也有可能成为戾气暴力的无故受害者。所以还是要回到法律的这个底线,不能够突破,这可能也是公安部专项行动,的一个背后的这种思考,接下来要继续连线温局长,温局长。
上一篇:日本副首相麻生竟然鼓吹学习纳粹
下一篇:国家税务总局:收过头税害人害己害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