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习近平: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

2013-03-20 08:18:39   来源:外交部网站   


      俄通一塔斯社和俄罗斯全国广播电视公司记者: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会在推进改革方面迈出新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有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我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肩负起这个使命,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更好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多次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我们将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体制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我们认为,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肯定还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新华社记者:中国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这将给中国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什么变化?您最近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世界梦”是什么?

      习近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实现富民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国际上有人担心,中国发展起来后会不会也搞霸权主义、欺负别人。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是说到做到的。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命运多舛。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我们希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都能够共享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各国人民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尊重,各国能够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上一篇:秦宜智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
下一篇:全国十余省份和中央部委大批采购红旗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