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异地高考细则 有高中段完整学籍可就地参考
2012-12-08 10:05:33 来源:鲁网

我省异地高考 实施细则出台
山东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在全国树立了一个先行者的形象,还曾得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称赞,并鼓励其他省份也积极推进“异地高考”。但随着安徽、黑龙江等省份“异地高考”实施细则的出台,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山东,如何实施“异地高考”,如何设置准入门槛等细则却让人等得很着急。不过,昨天下午,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即从2014年起,凡具有我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随迁子女中考政策 应于年底前出台
根据《意见》要求,各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在当地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制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段学校升学考试的具体政策,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对不符合参考条件者 流入地可提供借考服务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准确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据测算,高中阶段2011级在籍(学籍)的外省生源一共有1.5万人左右,在各市分布不平衡。
同时,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市、县,要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教育资源配备,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经费投入,适当增加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对不符合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确保考生能够回流出地参加升学考试;经流出地和流入地协商,有条件的流入地可提供借考服务。
山东省内能享受的政策优惠有限
门槛虽然很低 对考生吸引力不大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张雯雯)与安徽、黑龙江等步调一致,山东“异地高考”实施细则对外省考生也很“宽容”,仅要求“具有山东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这样的“低门槛”。但记者采访发现,这对很多高中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这些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在哪读书,就在哪里参加高考,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可山东作为教育大省,基础教育质量高,考生基数大,而在山东省内能享受的政策优惠有限。因此,每年高考时山东并不能留住人,外省生源纷纷选择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山东分这么高,谁愿意来山东参加高考,这不是找刺激吗?”不少高中生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如考500分,可能在某些省份能上一本,还能选个好专业,但在山东,报二本都要谨慎考虑,一不留神就掉空里了。”
而一些高中老师也纷纷表示,近几年,高考录取比例在增大,但山东的升学竞争压力并未减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能先迈进大学门是第一位的,就算学校品牌不过硬、专业不热门,都可通过继续深造等形式弥补。但倘若连大学都考不上,那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如此看来,外省考生选择在山东考试,被知名大学录取的机会肯定不如某些边远省份。留都留不下,更不用说引进来了。因此,虽然山东放低了“异地高考”准入门槛,对考生的吸引力也不大。
各地动态
上海:方案尚未出台
11月22日,上海就《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居住证管理办法”被视为上海实施异地高考方案的人口信息管理基础。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于外来人口的“积分制”管理,持《居住证》A 证的人员,其子女按照规定可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但由于居住证方案尚未定稿、积分制细则有待公布,“异地高考”缺少操作基础,真正试行的时间表,至少要在2014年以后。
黑龙江:2013年就可报考
11月初,黑龙江省成为首个明确2013年异地高考具体条件的省份。对照不久前教育部针对“异地高考”三个方面“准入条件”(家长、学生、城市条件),此次黑龙江公布的条件简化了许多。如“家长条件”仅限于“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两项,并没有包含“交了各种保险”的社保条件,而对“学生条件”也仅要求了“连续就读3年以上”。至于“城市条件”则完全没有涉及。
江西:月底前将出方案
江西异地高考方案将按要求于12月底前出台,但何时实施尚无法预测。不过江西却率先明确了录取办法。异地高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异地高考,就地录取”,一种是“异地借考,折算分数回乡录取”。江西省已基本确定实行“异地高考、就地录取”的方式,即外省随迁子女在江西省参加高考后直接参加江西省高招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