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牟县回应43辆公车卖39万质疑:多为面包车
2012-07-14 01:36:41 来源:郑州晚报
-
本报讯 昨日,中牟县拍卖超编的43辆公务用车“仅”得39.11万元一事,引起社会反响,“43辆车才卖了39万?这也太少了吧?”为此,有许多读者向本报打来电话表示质疑,希望记者调查调查,看看其中是否有什么内幕。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到了中牟县廉自办主任师永涛,他直言不讳,道出了其中的原因:车的价值与车辆品牌、车型、档次及车况的新旧程度等直接相关,“这次公开拍卖的超编车辆,主要车型涉及昌河等面包车共26辆,占拍卖车辆60.5%;桑塔纳等轿车15辆,占拍卖车辆34.9%;尼桑皮卡等小货车共2辆,占拍卖车辆4.6%。”
“这些车辆年限较长,平均油耗较高、维修费用较高。为降低公务用车运行费用而进行公开拍卖。从6月28日、29日车辆预展(凡有购车意向者都可在现场进行评估),到拍卖公司办理相关手续参与竞买,直至6月30日,43辆公车在县财政局会议室进行公开拍卖,均按相关规定进行。为使拍卖过程更加透明,我们从有拍卖资质的5家拍卖公司中随机抽取了河南省拍卖行有限公司作为受委托方,整个拍卖过程全程录像,接受社会监督。”中牟县廉自办主任师永涛说道。
师永涛介绍了拍卖当时的一个镜头:“豫A29626,普通桑塔纳,登记日期是2000年9月,评估价为10100元……”拍卖师刚报完价,一位男士举起了手,在无人竞标的情况下以10200元成交。
“早想买车了,但没有太多钱,这车虽然已经12年了,还能开,俺回去走亲戚干啥的挺方便。”刚刚竞得车辆的车主笑呵呵地说道。
据了解,这次拍卖会共有来自郑州市区、新密市、中牟县及安阳等地40多人参加了竞买,车辆评估价为25.53万元,成交价为39.11万元,实现国资增值53.2%。
上一篇:新京报:地方突击征税等于“竭泽而渔”
下一篇:神九航天员结束隔离 各项生理指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