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日本青少年还爱国吗

2012-06-29 13:34:32   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6月26日,根据日本东京都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6月25日止,购买钓鱼岛的募捐款项,约达到12亿497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亿元),捐款人数达到86160人。
      这自然让国人担忧,日本国内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不是抬头了?与之对应的是,购岛发起人石原慎太郎则曾多次表明对日本未来充满忧虑,“日本已经堕落为个人主义之国,(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连带感已经消失了……日本没有爱国主义,也没有民族主义。”
      事情究竟是怎样的,日本青少年们还爱国吗,他们有了怎样的变化?


    访华日本青少年与中国学生合影
    日本青少年不太关心国家、民族和政治 

     
    石原慎太郎失落于日本青少年不再爱国
     
    日本青少年整体、团队、服从精神削弱
      日本战后对教育的重视,除了对专业知识、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之外,同时高度管理化、机制化了的教育体制培养出了日本整体民族的团队、勤奋、敬业的精神,在快速成长的发展态势下,这些精神不断输入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舞台中去。但后来的政府对教育环境进行的“宽松政策”给日本孩子们的国际竞争力带来了冲击。
      “宽松教育”实施之后,一方面,导致学生学力降低;另一方面,学生们越来越趋向根据个人喜好、个人选择个性化的发展,这也削弱了强调整体、团队、服从、敬业等和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相契合的东西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分量。
    不太关心国家、民族、政治——“这一代日本青年对国家很失望”
      加藤嘉一:在我看来,日本年轻人对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国家,缺乏一种关心,缺乏一种信任。我曾经在一些媒体上强调过,今天日本是一个无政治状态。老百姓不关心政治,这种政治不是说大家所想像的政治课的政治,而是说跟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也不关注。
      有一个说法,日本年轻人是在半径5米之内生活,就是只关心自己吃饭,不关心这个社会发生什么,也不关心这个国家往哪儿走。
    石原慎太郎的失落:右翼强烈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诉求丧失青少年基础
      日本右翼代表人物石原接受媒体采访所表现出的失落:“到了今天,所谓的爱国或者忧国的思想表达,及为此而自我牺牲,必将更被认为是滑稽而受到排斥的。”
      “可能性是没有的。日本已经堕落为个人主义之国,(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连带感已经消失了。这当然是由于美国的统治和奴化,像这样情形的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只有日本这样一个。”
      石原慎太郎这些话最深刻的意义或许在于:日本右翼里面那种强烈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诉求已经失去了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基础。
    日本青少年还备受责难,被批得体无完肤 


     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
     
    这一代日本青少年成长于“失去的二十年”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陷入了连续二十年的经济停滞,史称“失去的二十年”。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人口老化结构导致年轻人负担沉重,极大地限制了最适合创业和创新的年轻人的数量、能力、向上流动机会以及人脉关系,生活与成长与这一时代的日本青少年自然异常辛苦。
      一名日本年轻网友自编的诗,将年轻人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泡沫经济后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长大以后我们吹着孤独的口哨/唱着萧条的歌/开始学会自己走路。”
    消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日本青少年被批得体无完肤
      消沉的一代:他们正变得愈来愈自我,愈来愈消沉,愈来愈缺乏斗志,愈来愈没有方向……因而被称之为,“消沉的一代”。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是赛车手、喜剧的电影电视演员;他们不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立志成为美容师和电脑游戏制作者;他们经常炒掉老板改换工作;他们打扮得更像“外星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日本青少年却追求安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对国家和社会缺乏责任感。
      失落的,垮掉的一代:这一代人很沮丧,从来没有听说过好的新闻。今天日本青年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是辛辛苦苦工作缴纳税金养着现在的老先生、老太太,社会保障嘛,并不是他们年轻的时候攒的钱养着现在的他们,年轻人正在交税养着他们。
      冷漠、丧失热情、毫无活力:本应是怀揣希望和梦想的一代,本应是肩负日本未来、前途无量的20多岁的年轻人,却是无精打采,毫无活力。在日本,98%的日本孩子会进入高中学习,日本现在共有约337万名高中生。但目前,这个群体却被广泛认为是“丧失活力、丧失热情、凡事都漠不关心”的一代,处于令人担忧的消极精神状态中。为此,日本社会正在大力呼吁和设法改变这一现状。
      “寄生虫”:日本一名经济学家用“寄生虫”来形容他们。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工作,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日本的劳动力资源将面临枯竭的危险。有日本经济学家预测日本的熟练工人数量将会锐减,经济发展潜力也会下降。显然,这对于谋求复兴的日本来讲,是一个很坏的消息,青少年的状态决定日本未来的样子。
    日本青少年与中国80后、90后的处境其实很像 


     中日青少年处境有很多类似之处
     
    日本青少年与中国80、90后“同病相怜”
      不难发现,日本青少年所面对的责难,跟近十年来中国80后、90后被猛烈抨击非常类似,而细致分析,则发现两国青少年的处境有很多类似之处。
      变动时代,都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加上迈进老龄化社会,日本青少年负担沉重,就业困难,为生存奔波;而中国改革逐渐由以往人人受益的“帕累托改进”改革,进入“改革成本由大众承担,改革成果由少数人占有的”的阶段,80后、90后被高房价、高物价、就业医疗教育问题压得喘不过气。
      都面对暮气气沉沉的老家伙,代际冲突严重:同在东亚社会,两国长久以来都浸淫着父权文化,老一代人对时代变动缺乏开放、包容的心态,一旦时代变化的速度超乎自身的认识,便开始诚惶诚恐,进而对青少年妄加指责,认为国家看不到未来,与日本相比,中国社会老一辈对80后的责难、忧虑也不遑多让,这也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舆论场的一个主要话题。
      都面临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瓦解:日本战后高度管理化、机制化了的教育体制培养出了日本整体民族的团队、勤奋、敬业的精神,随着宽松教育的推广它日益瓦解,在中国这种变化就更为明显,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一日千里,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传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一天天受到冲击,到今天,80后、90后身上的意识形态色彩几乎已经消退。
      从国家、集体到个人、自我、权利本位:中日的青少年们越来越摆脱了以往国家、整体民族、集体之类宏大叙事的困扰,尊崇个人主义,日益变得自我,追求个人权利,追求自由。对于日本青少年而言,他们要面对和冲破的是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现实,是日本社会森严的暮气沉沉的等级文化,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缺乏活力的官场权力文化;而对于中国80、90后而言,他们所面临的权力管制更加严格。
      总而言之,中日青少年越来越具有共同的特性,面对苦闷的现实,在通往个人权利、个人自由、自我的道路上左冲右突,殊途同归。
    理解日本,首先要理解那里的年轻人
      如果彼此发现,大家所面临的苦闷,所要艰难改变的现实很多是相似的,大家越来越变成具有共同理念,共同特性的现代人,这些共通、共同之处远比“中国人”、“日本人”的身份差异大得多,中日青少年可能会更加和善友好的看待对方。
      中日外交,是国与国的交往,但归根结底是两国人的交往,从全球化、信息经济的趋势而言,中国青少年与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青少年,他们身上的国别烙印会日益消减,而一些共同的现代文明特性会越来越多,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我们会面临更好的国际环境。
    当然,青少年越来越像,不代表中日友好水到渠成
      尽管日本青少年的国家、集体、民族主义意识减弱,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加深对某一特定对象的讨厌程度,近年来,因为日中差距日益缩小、GDP被中国超越,日本民众心态略有失衡,加上日本民众感觉很多事情被中国压制,然后一些旅日游客在日本表现的素养并不高,一定程度上,日本青少年讨厌中国的程度加深了,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
     
    结语:日本青少年还爱国吗?也许更应该看到,有更重要的东西在国家之上。

上一篇:神九飞船成功着陆 三名航天员平安返回
下一篇: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